乾清宮內,趙南星已經在太監的指引下,到達大殿。

“臣趙南星拜見陛下!”趙南星紫紅色官袍,衣衫潔淨立整,看得出來非常重視個人儀表。

“平身吧,”朱由校觀察著自己的臣子:“吾今日看了你們的會推名單。”

“靜候陛下垂詢,”趙南星站在那裡,不卑不亢,看起來胸有成竹。

畢竟一路走來,他趙南星不說是國之重臣,也是中流砥柱,聖上問對這種事經歷的多了,也就沒有什麼緊張感了。

皇上想聽什麼,一兩句話,自家就能把出脈搏來。

對症下藥,是混跡官場長盛不衰的不二法門。

“袁崇煥此人,趙卿可熟悉?”朱由校隨意的翻著御桌上的摺子,就連問話也是漫不經心的感覺。

果然!

朱由校的問題正中趙南星下懷。

“回陛下,”趙南星躬身回道:“遼東戰事未歇,左都督李元鎮守遼陽,事情千頭萬緒,需要一個懂得吏治和擁有銳意進取之才幹的官員進行輔佐。而且遼東大地,久經戰火,如果是經年老吏,難免不適。”

“經年老吏不合適,反倒是隻經歷一任知縣的袁崇煥適合?”朱由校冷笑一聲,這其中道理從何而來?

君臣問對,大殿內,空氣愈發燥熱。

趙南星沒有抬頭,繼續道:“臣以為,袁崇煥為邵武知縣時候,幹練非常,狙擊山賊,疏通竣道,同時斷案清白,有鄉老百姓在縣中立碑,表示頌功。”

“唔,”朱由校還是興趣寥寥:“此事換作任何一個在任父母官皆有成效。”

基層的蠅營狗苟,孫承宗,左光斗這些日子沒有少給小皇帝講,雖然經筵時間短,但是朱由校異常聰慧,已經進步很多,對於如何成為已經合格的皇帝,自有一套自己的方法論。

關鍵是為什麼是袁崇煥?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官吏?

小皇帝現在心思通透,這些個臣僚下屬的每一件奏本,每一句話都有其內在的深意,如果自己不深究問詢,也許就入了圈套,給了把柄,到時候啞巴吃黃連,自己一個小皇帝,會被這些文官玩死的。

這樣一想,魏忠賢那廝,在外名聲奸邪,自己不是不知道,內廠錦衣衛也有自己的耳目,邊事,庭事,京城事,多多少少有訊息傳到自己耳朵中,自己為什麼還要用他?

唯忠心耳......很簡單的事情,魏忠賢離開了皇權的加持,隨時被百官踩死,沒有人會介意多伸手打一巴掌。

最近朱由校學到漢書。

其中有一篇《漢書,元帝紀》,令其印象深刻。

孝元皇帝,宣帝太子也,嘗侍燕從容言:“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宣帝作色曰:“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達時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於名實,不知所守,何足委任?”乃嘆曰:“亂我家者,太子也!”

過分相信儒生的皇帝,除了得個好名聲,也都被忽悠瘸了,所以內監的忠心和百官之間做選擇,朱由校很明白如何做。

臣下揣摩皇帝心思,皇帝也要防止被臣僚誑騙。

能分辨和思考臣下上書和奏本的深層含義,是一個皇帝是否合格的重要標準。

趙南星抬起頭,直視小皇帝:“聖上所言極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