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煙漸起,明月隱去,天邊一掠而起的太陽已經開始露出金邊。

奉集堡外,建州大軍經過一夜的休整,已經開始集結,向著近在眼前的遼陽城進發。

中軍帳中,一身金色袍服的努爾哈赤大馬金刀坐在最上首位置。

虎目掃視一週,努爾哈赤緩緩開口:

“今日一戰,是為我建州日後百年基業打下基礎,能否在遼東大地立足,甚至開乘立國,真正的與那明天子平起平坐,就看你等了。”

“大汗,得到城內探子奏報,那遼東經略袁應泰已經趕赴京城,去見那萬曆皇帝最後一面了,也許那大明天子撐不過這個月了,”巴雅喇大手一揮,神色間充滿狂妄,作為努爾哈赤異母之弟,巴雅喇為建州初創立下了汗馬功勞,不論是從功勞,還是輩份,都有這個底氣如此說話。

“而且據我們得到的情報,遼東巡撫楊漣並沒有在遼陽城坐鎮,現在的主事人是一個叫做尹照的遼東按察使,此人為官有一手,至於帶兵嘛......”何合禮左右看了看,語氣中也是充滿了不屑,對於此戰,對於此戰皆信心滿滿。

“代善,你如何看?”努爾哈赤靜靜思慮半晌,看了看自己的嫡次子,開口問道。

“守城之將不知兵,且城內派系眾多,怕是真的戰爭一起,將是一片混亂!”代善老成持重,也是思慮片刻,給出了自己得看法。

努爾哈赤點點頭,但還是並未開口。

一時間,帳內眾人不知努爾哈赤有何猶豫之處。

皇太極看了看自己的父皇,眉頭微皺,心中有些定數,猶豫嘛,那是因為總是想聽些不同的看法,大戰在即,集思廣益,總是沒錯。

“父汗!”坐在下面的皇太極突然開口:“兒臣倒有不同的看法。”

“哦?”

果然,努爾哈赤眯起雙眼,看了看自己一直頗為看重的四貝勒:“說說看!”

“此戰戰略上極為重要,關乎我建州日後大業,因此不能有失,任何意外情況都要及時考慮進去!”皇太極看著帳內眾人:“我聽說遼陽城外白桿兵與浙兵戰鬥力極為強悍,不是遼東那些雜弱兵卒可比,因此這一戰的困難程度,我以為要有心理準備!”

“四貝勒何必漲他人氣勢?”安費揚古輕笑一聲:“任何敵人在我建州的鐵騎之下,都只有丟盔棄甲,落荒而逃的結果,白桿兵?那也不會有任何其他結果!”

“如果明軍三方齊進呢?”皇太極伸出三根手指,看著眾人。

“三方?”巴雅喇有些疑惑,這四貝勒總是喜歡賣關子,一點不似建州男兒那樣磊落坦蕩,倒是像那大明的南蠻一般九曲心思,玲瓏七竅!總是令人不喜。

“城內遼東兵,城外白桿兵,城西浙兵,縱然中和一番,戰力並不似傳言那般強大,也不似遼東兵那樣不堪,也夠阻礙我建州兵馬的腳步了,此次國中糧食本就不多,此戰不能有失,更不能拖得時間太久,四五天之內就要有一個結果,還必須大獲全勝,不然對於國中的控制會有巨大影響!”

“依我看,還是按照來時佈置,引誘敵人出戰!城內內應開門,我等直接殺入城內即可,避免有夜長夢多!”巴雅喇大手一揮,打斷了皇太極的話。

“總要讓人說話!”努爾哈赤輕斥一聲,對於自己這個弟弟總是有些無奈:“老四,你繼續說......”

“是,阿瑪,”皇太極起身一躬:“以兒臣看,我部應該兵分三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