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陣!走兩翼,護中軍!”巴雅手揮彎刀,看到長矛鋪天蓋地而來,立刻做出對應的決斷。

現在不是硬拼的時候,自己手下的騎兵部隊已經不多,在多衍與薩滿所帶部隊被殲滅之後,此時建州經不起敵軍的幾次衝殺,唯有避其鋒芒,利用己方的機動優勢,從外圍對明軍的陣型進行衝擊,待阿林帶部隊到達包抄位置,那麼對面的額明軍就是待宰的肥豬,誰為刀俎,誰為魚肉,將一目瞭然!

“飛矛之術?班門弄斧!”所以巴雅神色中雖然露出輕蔑,但是心中依然防範著明軍這一招對於建州的殺傷力,不可小窺!

飛矛之術,從古至今,在軍中皆有流傳,自宋代開始於軍中成建制,到明代更是趨於成熟,戚繼光《紀效新書》中言:“百步飛矛試標槍,立銀錢三個,小三十步內命中,或上、或中、或下,不差為熟。”

李元上次前往林忠所部的營地時看到的槍兵就是飛矛營署,所以在此次戰鬥中對其寄予厚望,飛矛比之弓弩,雖不易練習,不易快速形成具有極大殺傷力的部隊與戰力,但是一旦訓練出一支能夠飛矛百步而中者的部隊,其殺傷力任何部隊都不可輕視。

此次,不論是多衍,薩滿還是巴雅,都已經見識到了。

所以巴雅決定避其鋒芒,以騎兵的機動性快速脫離飛矛的射程或者是命中點,以減少傷亡。

一輪飛矛過後,建州騎兵與李元所部的距離已經拉近至五十餘步,而建州因為地形優勢與強大的機動性而損失極小。

“一鼓作氣!”巴雅於中軍指揮,躲過一輪飛矛之後,帶著手下向著山坡衝鋒而去。

飛矛之後,盾甲已經重新立起,長矛兵與盾甲相結合,形成小型戰術堡壘,槍鋒突刺,靜待騎兵殺至。

而盧甲一邊則毫不停歇,在飛矛被射出的一瞬間,火銃就已經佈置完畢,三百火銃兵排成三排。

“瞄準!”隨著盧甲的命令,第一排的火銃兵將長約一米的火銃抬起,火繩已經打著,正向著火藥池輸送能量。

“呲呲呲,”火繩的燃燒,伴隨著白焰,引燃了助燃物,幾乎一瞬間點燃烏黑的火藥,巨大的能量爆發而出,密閉的空間內能量迅速膨脹,推動著彈丸順著銃身向外彈射而出。

巴雅已經見識過火銃,但是並不熟知,因為不論是薩爾滸,還是撫順,清河,明朝的孱弱給人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那部分明軍手中的火銃一半以上被直接當作武器掄起與建州進行戰鬥,其餘一部分不是炸膛就是殺傷力低下,實在不能令人有興趣去深入研究。

但是此時面對前面火銃兵的齊射,在聽到一百餘支火銃驚雷般的聲音,巴雅心中莫名一顫!

“躲避!”巴雅的心中大呼,還沒有從喉間喊出,烏黑的彈丸已經來到了眾人面前。

噗嗤!血肉被穿透的聲音傳到巴雅的耳中,他此時的心情與薩滿是一樣的,中了那烏黑火銃的弟兄,怕是活不了了。

三輪齊射過後,巴雅所帶的建州騎兵已經倒下了百餘騎。

此時建州與李元所在的地方只有三十餘步。

“這種距離,咫尺之地,轉瞬及至!給爺爺死來!”巴雅心中怒火已經熊熊燃起,帶領眾將向著李元衝去。

巴雅心中知道,阿林所帶的部隊很可能已經被明軍纏住了,此時不能再等,直接拿對方主帥開刀,擒住那個一直安坐馬上發號施令的年輕人,今日一戰,可勝之!

於此同時,唐有望所帶騎兵從側面斜斜殺出!

“攔住他們!”唐有望抽出佩刀,神色決然!

月色下,黑甲銀刀,唐有望如同鬼影縱掠,帶著身後精銳直接殺進建州騎兵陣營。

霎時間,建州中軍大亂!

“給我拖住!”巴雅明白,此時已經到了最關鍵的時刻,雙方都想要把對方的最高指揮者從馬上撲落,砍下帥旗,就意味著勝利已經被攥在了手中!

所以,在看到唐有望領兵殺入,巴雅立刻分出一部分騎兵阻攔,而自己則帶著剩餘三百餘騎殺向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