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協大惑不解的道:“這是為何?封將軍為溫侯不好嗎?”

李慕正色道:“陛下還沒得到教訓嗎?這天下之所以會烽火連天,戰亂不休,皆因分封諸侯之故。”

“世間之所以會出現董卓這等人,同樣是因分封諸侯之故。”

“昔日的夏、商、周,哪一朝不是因諸侯而滅?”

“故此可見,分封諸侯的國策正是亂世之因。”

“末將在此奏請陛下,自今日始,廢除食邑封地之國策,侯只單純作為一種勳爵頭銜,示其榮耀,將食邑改為享歲俸若干。”

劉協聽得滿臉茫然,下意識的將目光投向王允伏完等人。

滿殿朝臣此時也是議論紛紛,劉協年幼,對許多事都不懂,可他們卻一聽就知道,李慕提出的這個提議,對朝廷和皇室有多大好處。

眾臣商議片刻之後,由王允出班奏道:“陛下,大將軍此提議,對朝廷和陛下百利而無一害,臣請陛下予以奉行。”

伏完道:“臣附議。”

楊彪和其他朝臣齊聲道:“臣等附議。”

劉協見所有朝臣都同意,也知道李慕的提議很好,當下欣然道:“既如此,那就依大將軍所言。”

李慕抱拳道:“陛下英明,不過廢除食邑封地之國策,只是其中一個小節。”

王允連忙道:“還請大將軍多多指教,我等洗耳恭聽。”

李慕點點頭,往旁邊走出幾步,隨後轉回身來面對眾臣。

雖然同樣是背對劉協,但最大的區別就在,他是站在側面,沒有擋住劉協的視線。

且他身子也微微側過,既可以面對眾臣說話,也可以隨時扭頭看向劉協。

可以說,他給了眾臣和劉協最大的尊重。

劉協還不太懂這些,只覺得李慕此刻的站位,讓他感覺很舒服,有一種他終於是朝政的參與者,而不再是一個旁觀者的感受。

眾臣看到的自然更多,李慕此刻給他們的尊重,是何進和董卓從來都沒給過的。

是以眾朝臣看向李慕的目光,不僅僅是充滿感激,更是多了幾分崇敬。

這就是李慕與董卓曹操之流的不同之處,與其獨霸朝堂,挾天子以令諸侯,讓朝臣們表面上害怕自己,心裡卻無時無刻不在想著怎麼幹掉自己。

還不如給他們一些尊重,讓他們打心眼裡擁護自己,如此他把控起朝政來,反而會更加得心應手。

只聽李慕道:“布所定下的全盤策略中,最核心的四個字,便是‘中央集權’,將大部分權力,都集中在朝堂之上,陛下手中。”

“只有在大方向上做到這一點,咱們才有資格來談論,如何令天下太平,國泰民安。”

楊彪目光發亮的道:“大將軍高論,不知我們該如何實現那中央集權之策?”

將大部分權力都集中在朝堂之上,那不就是集中在他們這些重臣手中嗎?

高論,這他娘絕對是高論,必須是高論。

李慕看向他道:“首先便是要改變朝堂架構,如今的三公九卿制,存在蕪雜冗沉,分工不明確的缺點。”

“布擬將朝堂架構,改為三省六部制,即將朝堂分為中書、門下、尚書三省,而在三省之下,又有吏、禮、兵、刑、工、戶六部……”

李慕將三省六部的職能一五一十,鉅細無遺的說給滿朝文武聽。

所有人都聽得聚精會神,隨著李慕的講述,群臣雙目越來越亮,望向李慕的目光,也越發的欽佩。

這三省六部制分工的確更加明確,朝堂運轉起來勢必更加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