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所寫自然不會是真實的故事,而是經過李慕改變後的版本。

阿蓮三人都看過這本書,雖然疑惑李慕為何要這樣寫,卻都沒有多說什麼。

李慕這樣寫自然有他的用意,反正跟她們也沒什麼關係。

她們早已知道李慕穿越者的身份,也知道他顧忌改變歷史的問題。

所以如今世人所瞭解的歷史,並不是她們知道的真實歷史。

但歷史真相如何,她們根本不在意,只管過好自己的日子。

在這本書中,前面的劇情都沒什麼問題,大致交代了一下易小川和高要的前期經歷。

只不過李慕刪去了易小川拜項梁為師,與項羽結拜這一節。

只提了一句,剛穿越過去時,易小川落入河中,被一個隱居的高手救下,然後跟隨那高人學武。

在看到呂素為易小川離家出走,追隨他而去,最終因他而死那段劇情時,連易大川這個好脾氣的親哥哥,都忍不住罵了句“這個混小子”。

更別提高嵐,作為女人,她更加意難平,大罵易小川不是東西。

她不太能理解古代女人那種,認定了就是至死不渝,願意用生命去愛的心態,但這不妨礙她對呂素的欽佩和同情。

反正她覺得自己是做不到,用自己的命去換男朋友的命,也許是她沒遇到一個,值得她付出生命的人吧!

之後的劇情與實際更加不符,被劉邦坑這裡,被李慕改成劉邦向兩人哭訴。

兩人為了救劉邦和那群徭役的命,主動頂替那兩個逃跑的徭役,去做官奴和修長城。

劉邦對他們自是感激涕零,這也是為之後的劇情埋下伏筆,同時顯得他和易小川比較偉光正。

易小川修長城時發生的故事,沒有任何變化,李慕照實直寫。

高要這邊,他沒寫高要如何被欺負,反而寫的是高要與其他官奴,以及看守他們的秦卒都處得很好。

後來扶蘇公子府的人來這找人,要一個廚子,高要毛遂自薦,因為他做的菜好吃,受到扶蘇的賞識。

因一次府中有人騎馬時不慎落馬,摔斷了腿,高要趁機進獻馬具,結果立下大功,不僅被封了爵位,還被提拔為公子府詹事。

之後就是他如何透過來自後世的一些小聰明,為扶蘇解決許多難題,慢慢的在大秦站穩腳跟,混得如魚得水。

易小川回到咸陽時,高要從他口中,得知了他修長城時發生的故事。

原本的李慕攛掇易小川造反,變成了他跟易小川,如何與扶蘇和蒙恬,一起對抗大宦官趙高和丞相李斯。

後面自然是對抗失敗,扶蘇和蒙恬被始皇打發去上郡,然後始皇身死,胡亥登基,害死扶蘇和蒙恬,玉漱被打入冷宮。

高要和易小川因為不像扶蘇和蒙恬那樣愚忠,帶著阿蓮三姐妹逃出了咸陽。

為奪回玉漱,同時也為給扶蘇和蒙恬報仇,他們選擇加入劉邦的起義軍。

等到順利推翻秦朝,易小川奪回玉漱後,便是楚漢之爭。

然而在他們幫助劉邦打敗項羽,奪取天下後,劉邦和呂雉兩口子,反手就害死了易小川和玉漱。

理由是易小川在漢軍中威望太高,功高震主,引起了劉邦的忌憚。

而因為他傷透了呂雉的心,也使得呂雉因愛成恨,殺之而後快。

所以兩口子如歷史上對付韓信那樣,把易小川和玉漱殺死。

高要則是機緣巧合躲過一劫,帶著阿蓮三姐妹逃出長安。

之後在南方遇到崔文子,他煉製出長生不老藥,給了他們一人一顆。

再往後就沒什麼了,李慕只是一筆帶過,只說他跟三姐妹隱居山野,盛世時就外出遊歷一番,亂世時則回山避禍。

反正他們不用吃東西,在哪都能過,只要注意不發生意外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