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蘇立刻命人牽來馬匹,當場試用。

果然,有了高橋馬鞍和馬鐙後,騎馬穩定無比,騎士的雙手都能解放出來。

這對大秦騎兵意味著什麼,扶蘇自然十分明白。

這個時代因為沒有馬鐙,所謂的馬鞍也只是在馬背上鋪一層墊子。

所以這個時代的騎兵,衝鋒時除了弩箭射擊外,便只能以單手將矛戈夾在腋下,依靠馬力的衝擊去捅刺敵人。

或者就是單手持劍噼砍,在面對挺著數米矛戈的步卒時,沒有半點優勢,簡直就像活靶子,這種情況下騎卒的生存率極低。

可若是雙手能夠解放出來,騎卒便能以雙手持長兵器,進行更加靈活的作戰。

扶蘇在府中校場跑了幾圈後,興奮的翻身下馬,對李慕道:“先生大才,有了高橋馬鞍和馬鐙,我大秦騎兵的戰鬥力上升何止一籌。”

“馬蹄鐵也能防止戰馬的馬蹄磨損,大大減少戰馬的消耗。”

“先生立下如此大功,我定要稟明父皇,為先生請功。”

李慕微笑道:“公子不必著急,在下還有一件與這馬鐙馬鞍配套的利器,等將此利器造出,公子再上報陛下不遲。”

扶蘇聞言更是激動難平,喜道:“不知是何利器?”

李慕略一沉吟,道:“在下稱之為‘來複連弩’。”

扶蘇一聽,對此事的重視程度再上幾個檔次。

弩這種東西,可謂國之重器,乃大秦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倚仗之一,當下忙問究竟。

李慕口中的來複連弩,就是後世現代那種半自動弩。

這種連弩是在弩上裝一個箭匣,可以同時放入十支甚至更多弩失。

上弦方式類似於來復槍,擼一下便能上弦,然後射擊,射速快捷無比。

裝失也方便得很,將弩失直接從箭匣上部放入即可,甚至比給彈匣上子彈還簡單。

這樣的弩,幾乎已經與栓動式步槍沒什麼兩樣。

若工藝跟得上,甚至可以製造出可以隨時更換的箭匣,就跟彈匣一樣。

如此一來,只需事先帶上幾個滿匣的箭匣,便能實現高頻率射擊,連裝失都可以省去。

而且根據需求的不同,還能與大秦的弓弩技術相結合,分別設計出蹶張連弩、臂張連弩、連弩車。

大秦的蹶張弩,也就是用腳踏著上弦,射程可達二百步,即三百米左右。

這種弩張力超強,用手根本上不了弦,弩手需坐在地上,雙腳蹬住弩臂,然後用雙手拉住弩弦往後掰,才能順利上弦。

臂張弩也就是直接用手上弦,射程不到百步,但勝在上弦比蹶張弩快。

弩車無須多言,相當於冷兵器時代的炮,射程在四百步以上,即六百米。

秦弩的威力無須質疑,其唯一的制約便在於上弦緩慢,往往射不了幾波,雙方便已短兵相接。

若李慕能製造出連弩,解決上弦慢的問題,那麼秦軍的戰鬥力,何止提升一倍?

李慕描述的這種連弩功效,聽得扶蘇肝兒都在發顫。

“先生,這世上當真存在這種連弩?”

李慕微笑搖頭道:“這世上並不存在,但許多東西,不也是從不存在,被人創造出來,變得存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