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將心比心,不是知音莫與談(二)(第1/2頁)
章節報錯
等樊華出去,蕭世南快步走到趙禎面前,單膝跪地雙手抱肩,用契丹的大禮對大宋官家趙禎施禮,說道:“契丹南平王世子蕭世南參見大宋官家!”
趙禎趕快站起來雙手攙扶道:“蕭世子快快免禮平身,你我不要見外,快快落座。”
兩個人分主次坐了,葉沛對著蕭世南萬福道:“蕭大哥安好。”
蕭世南亦對葉沛拱手道:“多謝樂安郡主促成此事。”
於是狄青與蕭世南的侍從達裡,一個守住視窗,一個守住門口,趙禎、蕭世南、葉沛三人落座,轉入正題。
蕭世南道:“官家年紀輕輕便掌軍國大事,大宋將來之發展,如初生之日,旭日騰騰呀!”
趙禎道:“我聞契丹後族之長,南平王蕭氏一族在遼國亦是叱吒風雲,契丹皇后皆出蕭氏,世子常年駐守宋遼邊境,這些年邊境穩定,貿易繁榮,蕭世子功不可沒呀!”
葉沛道:“蕭大哥,我們今日秘密出宮,時間緊迫,咱們長話短說。”
趙禎與蕭世南同時“哈哈”大笑起來。
蕭世南是爽快人,開誠佈公地說:“官家,您收到我的信同意與我見面,可是已經偵查過玉津園的異動了?”
趙禎點頭,“嗯,多謝蕭世子提醒,此事我早已知曉。今日與世子出來見面,確是有聯合遼國之意,我只願宋遼百年和平,永結盟好。”
“官家大氣,想來只有兩國和平共處,邊境安寧,才能更好地通商貿易,這商貿帶來的利好確實使得我們兩國經濟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國力強盛,國泰民安,是每一個人都想看到的局面。”
蕭世南話鋒一轉,說道:“可惜永遠有人想從中作梗,破壞兩國和平,與民爭利。彼時宋朝宰相丁謂謀反,他安排在我們大遼的使者已經被我拿下。若是如今還有人擅動甲兵,恐怕是?”
趙禎淡淡一笑,說道:“我亦聽聞契丹法天太后已掌兵權、政權,南平王府的日子也不好過吧?當初遼國派來刺殺朕的刺客被樂安郡主擋下,彼時蕭世子是否已經身處大宋?
歷來遼國來宋的使者未有世子這樣身份尊貴的人,不知是否因為世子堂姐齊天太后的緣故,遼國當今天子未必有遼聖宗那般信任蕭世子?”
“我聽說劉太后欲按皇族規制為其父劉通建祖上七廟,而開封府的程琳大人給劉太后獻了一幅《武后臨朝圖》——”蕭世南故意拖長尾音說道。
兩個人火藥味十足一番揭短,聽得葉沛心中捏了一把汗。
她打圓場說道:“知音說與知音聽,不是知音莫與談。咱們既然有緣聚在樊樓,則當開誠佈公,將心比心。我記得當初蕭大哥對我說過,宋國與契丹比鄰,同為炎黃子孫,同氣連枝,本沒有多少不同。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照兩鄉?蕭大哥與六哥哥有著同樣的志願與志向,我們應當求同存異,共奔前途。”
“樂安郡主說得好!”蕭世南站起來舉杯道:“不是知音莫與談,既然咱們有緣相聚,便應將心比心。大宋官家,蕭某以茶代酒,敬您一杯!”
趙禎也起立舉起手中茶盞,“好,聽沛兒的,咱們共飲一杯,共奔前途!”
(本章未完,請翻頁)
待雙方坐下,又是一番局面。
趙禎道:“此番多謝世子提醒,我雖知劉太后已經採取行動,卻不知具體時間和地點,此一番偵查後心中有了些底氣。”
蕭世南道:“我契丹多年來一直是這種局面,母強主弱,太后當政。若這攝政太后如承天皇太后般英明神武也便罷了,如今承天皇太后帳下的一個婢女名蕭耨斤,因生了當今主上而被立為法天太后。
遼興宗年幼,蕭耨斤當政,倒行逆施,殘酷暴虐,害得我大遼民不聊生。如此之女主我們如何能臣服?我知大宋官家亦有此種苦惱,我們為什麼不聯合抗衡,救民於水火?”
“大宋一慣秉承內政不予外國的原則,我只想世子幫我維持宋遼邊境現有的秩序。”
蕭世南微微一笑,“若是大宋官家肯幫我回到南京城去,燕雲十六州的邊境定保持現狀不變!”
趙禎眼前一亮,“蕭世子果然是痛快人!”
幾個人在樊樓聊得起勁,卻不知道宮內陳忠意等得十分焦急。
滿庭芳在廊下玩簸錢玩得開心,不知不覺便過了一個多時辰,待她意識到已經過了申時,無論如何也玩不下去了。她踱步回到殿內,看陳忠意正在打瞌睡,便說:“陳貴人,我家郡主也來了兩個時辰了,沒見她出來麼?”
陳忠意從睡夢中驚醒,揉了揉眼睛道:“哦,沒聽見官家呼喚我。”
“我進去看看郡主有什麼需要沒有。”說著,滿庭芳便要往內室裡面走。
陳忠意趕緊攔著道:“滿姑娘,滿姑娘,你留步。官家最忌諱我們這些奴才打擾,官家雖然和善,可也不是沒有脾氣,若是觸怒了龍顏,你我都擔待不起。
想來官家與郡主兄妹暢言,不過是聊天、看書、鬥蟋蟀。他們又沒有出這道門去,難道還把你家郡主給丟了不成?你瞎擔心什麼?”
滿庭芳想想也是,便坐下來。陳忠意與她東拉西扯,“滿姑娘是川蜀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