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和樂且湛,十餘年來兄弟情(二)(第2/3頁)
章節報錯
耶律重元繼續道:“我剛剛才被母后教訓了,你可不要再訓斥我了。”
“好,但是你要向我保證,以後再不要這樣肆意胡為了。”
“行,全聽你的!”耶律重元露出一個鬼臉。
見耶律宗真心事重重,又不願與自己出去玩,耶律重元悻悻告別。“算啦,我回府啦,哪天再來看你!”
耶律重元走後,宗真坐在寶座上出神良久。
夏捺缽——他一直在思索這個時間點。
葉沛、周尋等人進入中京大定府,租住了一座院落。思索著下一步的安排,也裝模作樣在離秦國王府最近的教坊旁擺起了雜耍的攤位。
耶律重元那活潑的性子,在府裡待了沒有兩天便按耐不住,又要偷偷跑出府玩耍。
管家及堤千求萬求,“我的好大王呀,您千萬別出去了,您要是再有一點差池,太后非要了老臣的命呀!”
耶律重元央求道:“我就是在王府附近轉轉,絕不走遠。”
說著,也不看及堤的表情,非也般地跑出了府門。
中京城經過一個月的休整,基本已經從戰爭的陰霾裡走出來,街上人來人往,教坊裡更是笑聲不斷。
耶律重元便裝出府,像只放飛的小鳥,歡欣雀躍地跑來跑去。
他先是在開源街買了一堆零食,又來到永安坊看雜耍。
南京城來的雜耍班子可真有新奇玩意兒,什麼赤腳走木炭,胸口開大石,口吞寶劍……耶律重元嘴裡叼著一支鹿肉乾,看得津津有味。
這些雜耍班的人臉上都塗著七彩的顏料,彷彿薩滿法師做法時候的樣子,既可笑又滑稽,吸引了不少圍觀的人。
雜耍班還有互動遊戲。這邊表演雜耍,另一邊則有一些射箭、投壺、套圈等遊戲供遊人玩耍。
耶律重元看完了雜耍,也來互動遊戲這邊試試手氣。
他先射了十支箭,固定的靶子,耶律重元輕鬆中地,引來一片掌聲,得到一個泥偶做為獎勵,心下十分高興。
他又拿起一支無頭的白羽箭,試著往一隻雙貫耳銅製圓口方瓶中投壺。
投壺就是拿箭往小口的壺瓶中投擲,以投進數量比拼輸贏。這投壺是大宋傳過來的玩意兒,遼國南京城挨近南朝玩的人多,中京城卻鮮有人知道。
耶律重元從小練習騎射,自認為這些東西是難不倒他的。可惜投壺看似跟射箭區別不大,耶律重元瞄準半晌認真投擲,卻不得技巧,投出的十支箭,入壺的只有兩三支。
耶律重元正自抓耳撓腮地懊惱,他身後卻出現一人,從箭壺裡取出兩支箭,也不走近,直接輕輕一擲。
兩支箭如同長了翅膀一般,飛出兩條優美的曲線,分別貫入銅壺的兩隻側耳中。這在投壺中名曰“雙貫耳”,是一種高明的投壺手法。
耶律重元剛想嗔怒,卻見了如此高妙的手法,高興得拍手稱讚道:“好手段!”
他一回頭,卻見此人正是那天救下他的神女,耶律重元喜出望外。
“神女!是你!”
葉沛微笑著點點頭。
“啊,神女,想不到咱們能在此處重逢。”
耶律重元心思單純,並不是愛慕葉沛,而是覺得她是自己的救命恩人,特別可親可敬。
“這是我們周家班的地盤呀!”葉沛道。
耶律重元拿著手裡的白羽箭,想了想,“奧,對呀,你們就是雜耍班的呀!”
葉沛笑著問:“你想學嗎?”
“投壺嗎?自然是想學!”
“那好,我就來教你。”
葉沛拿出一支白羽箭,手把手教給耶律重元道:“這是大宋街頭巷尾的小童皆會的玩意兒,我在宋國長大,自然是熟悉的。你看,這箭要這樣拿,投擲時箭頭、箭桿與瓶口要成一道弧線而非直線……”說著,葉沛將投壺的技巧說與耶律重元聽。
耶律重元本就精通騎射,投壺不中也是因為接觸時間短,沒有名師點播。聽葉沛一說,他再親自一試,果然立刻顯出不同,十之能中六七了,而且還學會了葉沛所說的“雙貫耳”的技巧,心下大喜。
“果真是名師出高徒,多謝神女點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