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十六章 幻境中的痛苦
章節報錯
那些活著的人已經離開了,死去的人還是那麼躺著,數萬忠魂,天地為墓。
拓跋餘聶用力掙扎,想要和那些活著的人一起離開,卻怎麼也動不了。正當他的心慢慢緊縮的時候,場景突變,轉眼間來到了當年父皇安營紮寨的地方。
“啟程,班師回朝。”隨著一聲高呼,將士們飛身上馬,正欲離去。
“陛下,三皇子到了。”一位內侍抱著七歲的拓跋餘聶,大汗淋漓的跑到了皇上的面前。
“來人,將這內侍拉出去斬了。至於三皇子,就讓他留在這裡,自生自滅吧。”皇上面無表情的說道,然後就有人將那內侍拉了下去。
七歲的拓跋餘聶已經不是第一次見到死人了,但這卻是自己最最害怕的一次,他甚至以為父皇下令砍頭的不是內侍,而是自己,他覺得死亡離自己是那麼的近。
他撲到父皇的腳邊,用手緊緊的拉著父皇的褲腳,哭著求父皇,帶他走,不要把他一個人留在這裡,然而,他的父皇只是冷冷的看了自己一眼,便策馬離去,揚起了漫天的灰塵,留下拓跋餘聶一個人害怕無助。
更讓拓跋餘聶絕望的是,他從父皇的眼中看到了厭惡,他知道,父皇想讓他死。
父皇走了,帶走了所有活著的人。拓跋餘聶不知道該去哪裡,他只知道自己不能留在這裡。
於是他一直走,一直走,不知道走了多久,終於看不到那屍橫遍野的戰場了。他已經走不動了,太累了,他靠著大樹,雙手環膝,緊緊地抱著自己,想告訴自己不要害怕。可是怎麼可能呢。
天亮了,他便起來一直走一直走,可是他沒有力氣了,他不想被餓死,所以他又回到了那個戰場,在那些死去的人身上尋找可能殘留的食物。拓跋餘聶跪在這滿地屍體的面前,深深的作揖,祈求他們可以原諒自己的冒犯。
然後在血淋淋的屍體身上翻來覆去,突然他找到了一個沾了血的饅頭,他顧不上那血,就將饅頭狼吞虎嚥,饅頭太乾,吃的太快,哽在喉嚨裡下不去,這滿地黃沙,卻見不到一滴水。
他開始無法呼吸了,臉漲得通紅,他覺得自己可能要死了,正當此時,一位身著盔甲的將軍出現在了他的面前……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南家通敵叛國,株連九族,南府上下,暫壓天牢,明日午時處斬,南家南雲菡擊退北侖有功,功過相抵,發配邊疆,永生永世不得踏入京城,欽此。”前來宣旨的公公高聲說道,字字誅心。
南府上下就這麼愣住了,前一秒還是保家衛國的有功之臣,這一秒便成了通敵叛國的該殺之人。
“呵,我南家世世代代忠君愛國,以守護疆土為己任,奮勇殺敵,拋頭顱,灑熱血,最後竟然落得一個通敵叛國的罪名。”南雲菡看見父親站起身來,接過聖旨,狠狠地甩到地上。聲嘶力竭的吼道。
“大膽,居然敢對聖旨不敬,來人,還不將這些罪臣押往天牢。”公公驚慌失措的叫道,真是樹倒猢猻散,想當年這太監對南家上下畢恭畢敬,恨不得貼著南家不撒手,如今竟翻身做主,趾高氣昂了的將南家上下踩在腳下。
前來實施抓捕的侍衛一湧而上,父親卻只是靜靜的站著,並沒有反抗,南雲菡知道,父親是害怕連累自己丟了性命,雖然發配邊疆,但活著總是好的,如今,南家已無路可走了,即使反抗,也不過是給皇帝加重處置南家的罪名。到時,皇帝必定會藉機發揮,殺了南雲菡。
公公前來宣旨的時候,哥哥和母親外出去嵩山寺燒香拜佛,皇上派兵前去捉拿。
哥哥騎馬前行,母親坐在馬車中隨後,在一條狹窄的小路上遇到了那帶頭人。
“南家通敵叛國,株連九族,現就地正法!”那帶頭人的聲音響徹山谷,驚醒了哥哥和母親。
“你誣陷忠臣,假傳聖旨,我南家世代忠良,保家衛國,為西楚立下汗馬功勞,怎會通敵叛國!”哥哥聽聞此言,怒不可竭,揚聲喝道。
“是與不是,你說了不算,我有陛下的口諭,今日,你必死無疑!”那帶頭人看向身後的將士,發號施令:“還不拿下!”
眾將士一擁而上,憑哥哥的功夫,脫困而出並不是難事,一時僵持不下。
“來人,去抓那婦人。”那帶頭人已經不用尊稱,只是直呼南雲菡的母親為那婦人。
哥哥眼見將士去攻擊母親,只能拼死上前,於是被那帶頭人乘虛而入,一劍封喉。母親的那車也因為受驚而四處逃避串,翻落在地,母親也因此受傷暈倒。
那帶頭人嘴角扯出一絲奸笑,伸手便將哥哥的頭顱砍了下來,用一個黑匣子裝著。還昭告天下,是因為哥哥忤逆聖旨,才不得已殺了哥哥。
這些事情,南雲菡本沒有知曉細節,可此時,就好像她親眼所見。她飛身上前,想要替哥哥擋住那一劍,卻從哥哥的身體中穿過。她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哥哥倒下,被人砍下頭顱,死無全屍。
今夜格外的冷,南雲菡身在天牢之中,她縮在牆角,儘量減少自己的體積,她的心揪成一團。
明日南府上下便要別問斬了,她還有好多話沒有跟父母說,她沒有辦法想象再也見不到父母的日子,她現在最大的希望就是可以再見親人一面。和親人共赴黃泉。
可是南雲菡沒有想到的是,趙巒的心太狠了,當夜竟派人秘密的處死了父親,就吊在了那天牢的房樑上,朝著是那北侖國的方向。
然後將父親的頭顱也用一個木匣子裝著,用黑布包裹著。然後昭告天下說父親是畏罪自殺。
不知是上天殘忍,或許是人心冷酷,趙巒竟然下令要南雲菡去刑場。親自監刑。
南雲菡本以為還可以再見父親和哥哥一面,卻不成想,拿上來的確是三個用黑布包著的木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