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面向群臣宣讀完命令後,轉頭看向劉協躬身道:“臣已然命人集結完畢,準備討伐逆賊張繡,準備於今日晌午起行,出成前,我會依禮,再來參見陛下!”

劉協面色肅然道:“就依曹愛卿!退朝吧!國丈留下,陪朕散散步!”

國丈也就是伏完!

今日早朝,一應事宜,完全就是曹操在進行通知,而非商議,甚至今天之前,他都不知道曹操竟然要出兵!

他心有不甘,可是卻又無可奈何!

郭嘉偷眼去看劉協,這傢伙擺明敢怒不敢言啊。

散朝之後,曹操率先離開,而郭嘉和曹洪則落在後面,邊走邊聊。

忽然,郭嘉想到了一個問題:“子廉,現在皇宮之內,是由誰統領禁衛。”

曹洪笑道:“正是那伏完,他是國丈,深得陛下信任。”

聽到這個訊息,郭嘉陷入了沉思,就在剛剛,他想起一件事情,曹操在出徵張繡之前,依禮是要再來見皇帝一面的,曹操剛才也說要來。

可是,根據他最近惡補禮法來看,依照古禮,三公領兵,是要交戟叉頸入內的。

顧名思義,這所謂的禮儀,就是兩邊士卒用戟交叉,將戟刃放在入宮者的脖子上!

毫無疑問,這是種禮儀就是為了展示皇權和警示臣子的。

也就是說,如果曹操入宮...很有可能要承受這種禮儀。

郭嘉皺起眉頭,在他看來,這種禮儀,無疑是很危險的!可以說,當戟放在脖子上的時候,生死皆不由自己。

曹操是肯定不會願意遵循此禮的。

只是...若是有人藉機發難的?

伏完?好像也不是什麼老實人。

郭嘉不知道歷史上,曹操受沒受此禮,但是不可不防啊。

正所謂,君子不立圍牆之下。

實際上,曹操還真受了這禮。

《世語》曾記載:舊制,三公領兵入見,皆交戟叉頸而前。初,公將討張繡,入覲天子,時始復此制。公自此不復朝見。

當時具體情況無人知曉,郭嘉也不知道此事。

但是他剛才,已經敏銳的察覺到今天劉協的憤怒。

皇宮之中,劉協和伏完。

兩人在御花園中,身側並無旁人。

劉協咬牙道:“國丈,那曹孟德,僭越兇殘,自打入了這許昌一來,罷免了楊彪等德高望重之臣,又斬殺了趙彥嘗等朝廷棟樑,如今出兵,商議都不商議一聲,可還把我放在眼裡?實乃亂臣賊子!”

伏完無奈道:“陛下,眼下勢必人強,還請陛下忍下一時,等到臣等尋找機會,奪取一些兵權,到了那時,陛下處境便可好些!”

“我等不了了,我要跟他談一談!”

“什麼?”伏完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陛下要談什麼?他豈會聽你的?”

“等到他入宮晉見,你便令人以交戟叉頸之禮,使其入內,我與之一談!他若不從,便殺了他!”劉協雖然多年流離,但是毫無疑問,正值十六歲的他,還有那麼一點點血性。

只是伏完苦笑道:“陛下啊,殺了曹操,咱們如何能夠離開許昌?曹操麾下,都是其親族,豈不會為曹操報仇?陛下莫要衝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