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秋闈火熱召開的期間,大漢新的都城許昌,正在進行一次大朝會。

曹操被阻擋在徐州之外,劉備跟著魯肅前往徐州任職。

難得的是呂布授首,其首級在之後被魯肅託人硝制後送了過去,算是對朝廷有了交代。

“陛下,目前朝廷收入不佳,大多數的開銷已經投入到軍旅之中,實在沒辦法再重設太學。”楊彪出列。

作為朝廷新任的大司農,朝廷錢糧的大管家,他很遺憾的說道。

不遠處的尚書郎悄悄撇撇嘴,財政收入的確不高,畢竟曹操的地盤就那麼點。

不過真要開個太學,規模不太大的話,問題是不大的。

只是兩個派系的主事,都不希望陛下重建太學而已。

尤其是曹操,傻子才會願意花自己的錢,給陛下培養忠誠於他,甚至以後還會對付自己的人才。

“可不辦太學,官員更迭問題怎麼解決?要說以前,每年各地都會舉薦一批孝廉入京,擔任幾年的郎官,一部分下方,一部分留在朝廷各衙任職……”劉協反問。

群臣沉默,不是贊成,而是覺得沒必要。

說好聽點,大漢正統依然存在。

說難聽點,如今群雄割據,大家各自為政的。

就說這裡,實際話事人是曹操,人才的提拔和選拔,都是他一手操控。

剩下一些名額,曹操拿來作為籌碼,送給和他關係不錯的朝臣。

靠著這個,朝廷各衙門,以及朝廷‘實際控制區域’的人才是夠用的。

甚至於,恨不得曹操繼續擴大地盤,這樣才能安排更多的子弟到官位上。

說到底,就是在人才選拔方面,以及有了成熟的體系,不需要陛下多此一舉。

他只要好好的造人,有空處理一些微不足道的政務,不要添亂就好。

“陛下,不若下一道旨意,讓各州按照慣例,把今年的孝廉送入京城?”蔡邕出面。

眾人只覺得一陣噁心,怎麼又是你?

對於其他兩派來說,蔡邕這一派就是攪屎棍!

本來已經趨於平穩的利益關係,非要各種插手。

最後除了噁心人,什麼用都沒有!

至於蔡邕投靠陛下什麼的,說來笑笑也就算了。

這年頭組建派系,自然是為自己謀取利益。

繼續依附大漢這艘破船,有什麼意義?

忙來忙去,最後也不過是為這艘破船殉葬而已……

“陛下,當務之急,乃下令制止袁紹和公孫瓚繼續打下去,同時派兵收復關中。至天下穩定下來,再逐漸收回各地的軍權,實際控制地方,而不是糾結太學的事情。”董承出面。

董承此人有些矛盾,一方面他希望能自己的派系,以及自己的家族多撈點好處。一方面因為的外戚,又希望朝廷能結束地方割據的局面,實現大漢中興。

小書亭

畢竟大漢中興的話,他的身份也會水漲船高,最後三公肯定有他一個位置。

不如說,大漢中興的話,他能得到的利益更大。

只是這艘破船太破了,以至於他不敢把籌碼都押上去。

甚至於,由於孫暠地盤不斷擴大,他甚至開始不太看好大漢中興的可能。

“詔書不是已經發過去了嗎?”劉協隨口問道。

這事情,今年初就已經做過了。

“當時袁紹和公孫瓚的確休戰了半年,只是入秋之後,他們又打起來了。”董承無奈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