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易當初跟著自己的時候,也就不到三十歲,如今三十幾,按說依然年輕。

不如說年紀越大,他就越不安分,前兩年甚至打算用商業的手段來解決南匈奴的問題。

關鍵是,後來真的就給他弄成,哪怕是需要暗衛,以及帝國部門配合的結果。

商人這玩意,若是不加以限制,說不定什麼時候把帝國給整沒了都有可能。

“那得再瘋狂幾年,到沒法瘋了,就專心給陛下管理好商會。”楊易回道。

別以為他只是帝國商會的大總管,若稍微動點心思,安排幾個他下屬的商會作為下級供應商,那麼也能賺得盆滿缽滿。

只是他不屑用這種低端的手段,陛下和暗衛大概也不會允許,畢竟弊端太明顯。

到底掌管少府,以及帝國商會,楊易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也沒少去給自己合法地賺錢。

只要賺錢的路子不違法,孫暠也不會太在意。

楊易又彙報一些其他的收入情況,以及最近擴充的業務範圍,然後就告辭離開。

他不是經常來,要麼孫暠召見,要麼到了彙報的時間他才過來。

帝國商會在他的帶領下不斷壯大,裡面也逐漸安插其他家族,甚至暗衛的人,逐漸與他形成掣肘。畢竟這是帝國商會,不是楊氏商會。

商會的收入就是皇室收入,也就是以前的內帑。

怎麼花那是孫暠說了算,把給後宮的月例分出去,也用於支付婢女和侍衛的月例和獎金。

帝國是帝國,後宮是後宮,後宮就是皇室的後宅,這裡的人自然是皇室的‘家人’。養他們的開銷,自然是從內帑裡面支付。

每個月底,由皇后親自交給他們,讓他們明白自己是拿誰的俸祿辦事,為誰效忠。

剩下的一部分儲備起來,作為太子的政治資本。

另外就用於他的一些個人愛好,比如說水晶宮,那可是孫暠自己花錢打造起來的。

提供的那些作物,他也沒有免費,按照價值,以及農學院科研成果的標準,向稅部報了賬。

帝國是孫家的帝國,可帝國又不僅僅是他孫暠的帝國,公私不分的話,怎麼給下面帶好頭?

“就算在孫翊那邊虧了點,可整體收入又提升一成……商會做大做強之後,這規模不斷擴大果然是無法避免。”孫暠嘆了口氣,那麼多錢放著不動才是最糟心,可用在什麼地方又是問題。

拿出一部分做慈善還行,不過現在華夏帝國形勢大好,根本沒有需要照顧的孤寡老人和孩童。

畢竟這是個重視孝義的國家,就算孫暠反儒,也只是反儒教,而不是全盤否定儒家的思想。

儒家思想是儒家思想,儒教只是打著儒家的名頭聚集的一群人,儒家思想對於他們來說,只是升官發財的敲門磚,真出仕的,什麼禮義廉恥都忘了。

“皇后誒……”晚飯的時候,孫暠把自己的難處說出來,“朕居然不知道該怎麼花錢了!”

“嘻嘻……”皇后和妃嬪們聞言,都紛紛笑了出來。這世上,居然還有不知道怎麼花錢的。

可當她們知道,孫暠手裡有多少內帑的時候,一時間也不知道該怎麼花才好。

主要是孫暠不讓她們有太高階的奢侈品,很容易給下面帶壞頭。

可不買奢侈品,能買什麼,才能花掉那麼多錢?

突然間發現,原來有錢花不出去,也是挺難受的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