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東瀛王孫翊(第1/2頁)
章節報錯
幾年前,孫翊就在孫暠這邊,第一次看到所謂的“世界地圖”,這個地圖放在一個球上,同時這個球還略微傾斜。
在這個世界地圖裡面,大漢是那麼的渺小。
“很諷刺對吧?不去做遊蕩在四海的鯊魚,卻要在十三州這個小池塘裡面爭來鬥去的。”孫暠當時指了指大漢的疆域,對自己說道。還記得,他那語氣裡充滿了嘲諷。
過了一兩年,孫翊又收到訊息,海外發現所謂的倭國。
當時他開始充當禁衛,自然也經常跟在孫暠身邊,聆聽教誨。
“昔日徐福沒有找到仙山,帶著五百童男童女來到倭島,在那裡繁衍壯大。”孫暠這樣調侃過。
孫翊很清楚,孫暠那麼說,不是如同前漢一樣,給倭人找個華夏的祖宗,純粹就是調侃而已。
更多是諷刺秦皇,為了長生被徐福兩次欺騙。
這也引起孫翊的好奇,很想要去倭島看看。尤其也聽說,那邊金銀銅礦還挺多的。
當然,本土的居民不懂開採,資源就放在那裡,看著當然多。
就說華夏,自夏商周開始不斷發展,中原的礦產容易開採的都逐漸沒了,那當然就顯得少了。
直至孫策出任北疆王,孫翊的心就野了。他不想繼續當禁衛,哪怕這個工作很安逸,也很安全。就說之前跟著兄長到前線,基本都沒什麼壓力。
本著安安穩穩也能過一輩子,只是孫翊卻不希望這樣混下去。於是他想陛下提出,自己要域外封王,孫暠允許了。
問他打算向哪個方向發展,孫翊選擇倭國。倭國四座大島,這地盤不小了。
“這一天,我踏上這片土地……”在船上顛簸月餘,孫翊終於來到倭島。
卻不是在九州島登陸,而是選擇在本州島這邊。
九州島是倭人目前主要活躍的地方,明明就那麼彈丸小國,居然還要分成十幾個小國,互相之間還打來打去的。
不過也證明一點,九州島上的倭人,大機率是徐福帶過去的那批。
從文明的程序而言,不可能偏科得那麼厲害,尤其是其他三島幾乎沒有文明的情況下。
就算真相不是這樣,九州島的文明發展,很大機率也與徐福有關。
孫翊沒打算湊熱鬧,打算先在本州島發展一段時間,再考慮介入。
主要是倭人的身高太矮,這小身板做什麼感覺都不合適。
華夏百姓一個人能做,倭人的話可能需要兩個才能做,甚至有些工作都不一定做得了。
知道這事,孫翊就沒有招攬這些人的想法,語言不通,幹不了活,歸化太麻煩,還不如直接從華夏帝國移民過來。
“先把圍欄做起來,保證營地的安全。按照情報,本州島也有些本土倭人,只是和九州島的倭人又有很大的不同,更野蠻一些。”孫翊指揮下屬進行建設,當然他自己也在加入。
人手不足,就算是自己也不能那麼安逸。不如說,早點把城鎮建設起來,以後的日子就好過了。
自己選擇登陸的這片區域,屬於天然良港,同時周圍大多都是平原,很適合耕種。
當初就是許諾,跟著他過來的,能得到不少的土地,這才忽悠了數千人,跟著自己過來。
某種意義上來說,自己已經超過當初的徐福。
至少那些童男童女,根本不知道自己要去哪裡,也不知道如何在未知的世界生活,跟著他來的這些青壯,他們能立刻在這裡適應下來,然後迅速投入到建設之中。
哪怕工具不足,他們也能用石頭簡單加工一下。
孫翊還記得在兄長那裡,看過一份報告,太行山的那些隱民,有些甚至連鐵質工具都沒有,真就用石頭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