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線捷報,前線捷報!”十月的洛陽,百姓們剛剛把穀子入倉,結果就看到有騎士策馬朝著都城方向過去。

今年哪裡開戰了?和其他地方不同,洛陽的百姓對“政治”“時事”和“戰事”都挺關心的。

仔細想想,好像也沒聽說帝國對誰開戰來著,怎麼就突然有捷報了?

“前線捷報,雲中雁門兩郡收復,北疆王生擒步度根之兄扶羅韓可汗!”騎士進入洛陽,一路高呼,把好訊息傳遞出去。

“士卒的傷亡率很低,不錯!”孫暠檢視戰報,對結果來說很滿意。

只是下面的臣子,主要是張松不太滿意,消耗太多燃燒瓶,戰馬和弩失等損耗也過多。

一場仗下來,完全就是在燒錢。更別說後續的醫療,撫卹什麼的。

倒是在鮮卑那邊繳獲一些馬匹,得到一些俘虜。問題這些俘虜也需要安置,又是一筆開銷。

少不得看一眼孫暠,自己怎麼想沒用,到底還是看陛下怎麼想。他覺得值得,那麼一切都值得。

“陛下,按照之前的殺胡令,此戰斬殺的胡人,是否按照殺胡令發放賞賜?”張松擔憂的問道。

一場仗下來就幾萬胡人,按這個節奏發放下去,那麼不需要三年帝國就要破產。

哪怕殺胡令所言,只殺不願歸化的,可下面的人把腦袋送過來,是否願意歸化誰能分出來?

就怕下面的官員,以後見到胡人就殺,根本不管他是否願意歸化,這樣除了浪費錢,沒任何實際意義。

“首先,朕釋出殺胡令,自然考慮到這個情況。一些齷齪無法避免,但唯獨軍隊裡面,若胡人選擇歸化,還敢將其殺死的,那可要按照殺良冒功來論處。其次不要怕沒錢,他們賺到的錢,難道還不是在帝國開銷不成?”孫暠回道。

軍隊裡有暗衛,可以保證軍隊這邊沒問題。

本身就有軍餉和其他獎金,若還貪心不足,自然有軍法處理他們。

退一萬步說,基本就是軍隊在對付胡人,那些小打小鬧的賞金獵人,還沒辦法把帝國搞破產!

倒是軍隊那邊,有殺胡令在,他們能多賺一筆,自然會更積極去征戰。

畢竟以後的戰鬥環境會越來越惡劣,對士氣和戰意的影響還是很大的。

“陛下聖明!”張鬆鬆了口氣,那麼想的話也是。

帝國支付的錢,他們最終還是要在帝國開銷,最後透過稅收又迴歸國庫。

只是開銷來來去去就這樣,不是酒肆就是賑濟失足婦女,只怕會對社會風氣帶來不好影響。

這個孫暠當然有考慮到,問題邊境城市,大多都是服務業先發展起來,才能留住往來的客商,客商多了,其他行業的才逐漸多起來。

從城市的發展趨勢來說,基本都是農耕和狩獵,然後是輕工業和服務業,最後才逐漸擴充出去。

不過在輕工業發展起來前,地方的貨物買賣,基本靠行商。行商要在當地住宿,保鏢在當地開銷,進一步刺激當地的經濟。於是服務業這玩意,往往會比較快形成。

這種情況,放在礦產城市也一樣,農產品可以姑且不說,主要是有一個富礦,然後圍繞富礦有服務業,然後才陸續有別的行業進駐。

住宿,特殊行業和餐飲這三大行業,貫穿了整個文明發展史。

有些東西禁不了,禁了不僅容易出毛病,而且價格還會被哄抬上去。

若人人思想正確還好,只是那種烏托邦一樣的想法,就和某些美好的理想一樣,大概也只能停留在理想裡面。

人性本來就有兩面,若只保留正面,那和抹去人性沒什麼區別。

“堵不如疏,有些事情發展的規律,我們沒辦法阻止。既然如此,那麼就應該考慮,怎麼去疏導,讓它正規化。至少,不讓它成為某些幫派分子的(本章未完!

第389章 秋末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