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中縣所在,恰逢兩條黃河支流之間。水土豐茂,也不怪這裡能成為郡治所在。

換個角度來說,在扶羅韓的角度,要迎戰官兵基本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渡河進攻。

拓跋律也是那麼想的,放棄沙陵的天然地理優勢,選擇渡河作戰,結果給孫策狠狠教訓一番。

周瑜勸孫策,主要也是趁著沙陵防禦薄弱,渡河拿下沙陵。以沙陵為依託,攻打雲中也會輕鬆許多。

只是這個時候的周瑜大概沒想到,雲中的扶羅韓會放棄雲中,轉而渡河向西攻打黃忠部。

畢竟這是行宮,一個政權的顏面。就算不是王庭,被人打下行宮,那步度根不覺得顏面無光?

只是他稍微忽略了,步度根的確有一定漢化的趨勢,不如說胡人對華夏文明本來就很嚮往。

但鮮卑就是鮮卑,他們是逐水草而居的遊牧民族,定居對他們來說,並非必要。

“伯符,剛剛收到訊息,扶羅韓拋棄雲中縣,渡河向西殺了過去。”周瑜收到訊息後,連忙回來彙報。

現在鮮卑主力分成兩部,兩部都在向西,問題他們得包哪一部。

原本三圍一,現在夾在中間的他們,向左還是向右,就是個問題。

“雁門那邊有多少鮮卑軍隊?”孫策隨口問了句。

“超過三萬餘!”周瑜回道。

“那沒事了,交給張遼解決就好!”孫策就這樣漫不經心地回了句。

彷彿敵軍人數不是三萬餘,而是三千,甚至只是三百。

周瑜聞言一愣,隨即明白了,一群又各部‘大人’組建起來的雜碎,人數多沒用,這個華夏各諸侯已經親自驗證過這個結論。

張遼那邊五千精銳,再加上還有燃燒瓶,足夠對付。

“收拾一下吧!”孫策突然說了句,“我們應該去找扶羅韓好好聊一聊了!”

“是!”周瑜聞言,當即點頭回應,隨即下去安排出徵事宜。

大軍倒是隨時可以準備出戰,問題是要向西追上扶羅韓,那就要渡河。

他可不認為,扶羅韓渡河之後,會把渡河的船隻或者浮橋留下,當然也希望他能那麼蠢。

與此同時,扶羅韓已經渡河完畢,向西遊擊一陣黃忠部。

一開始黃忠還打算嘗試反擊,後來乾脆一路向西,又朝著向南。

“哈,那些官兵,都怕了我們嗎?”扶羅韓聽著戰報,只覺得爽快。

四萬人欺負五千人,他可一點都不會覺得丟臉,群狼捕獵的時候,也會十幾頭合作,捕殺那些野牛野馬。

“不太對勁,他們在朝著死路過去……”楊修卻是仔細看著輿圖,皺著眉頭說道。

按照對方移動的方向,最多明天就會抵達黃河與支流湖泊之間的夾角。

正常來說,這是進退兩難的死路。可換個角度來說,這裡也的確是適合防守的好地方。

本來在一片平原地帶,結果突然左邊是黃河,右邊是湖泊,渡河會很困難。

相對的,敵人要附渡河過來也很困難。最終就是隻有正面交戰,騎兵的優勢又發揮不出來。

對方這樣,擺明就是:給你們機會吃下我們,看看你們中不中用!

人數和機動性優勢無法發揮作用,就突然有種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意味。

“對方軍中,看來也有高人啊!”楊修若有所思,就是不知道是誰隨軍。

可惜了,這玩意保密性非同一般,普通人根本得不到情報,至少很難活著把情報帶走。

軍中有暗衛,不僅是監督各個將軍,同時也是保證軍中的情報不外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