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你這北疆王,也好意思發殺胡令?”孫策的奏摺三天後送到孫暠書桌上。

看到上面的內容,孫暠只是戲謔一笑,當即拿起一張紙,開始把殺胡令寫上去。

你想代替朕出名,哪有那麼便宜的事?更別說,殺胡令的賞金,居然還要從帝國賒賬,還不如帝國直接出了!

“陛下,殺胡令會不會讓帝國陷入被動?”門下省陳琳詢問。陳琳是孫暠擊敗袁紹之後,從袁紹麾下投降過來的臣子,同時投降過來的還有郭圖,逢紀和沮授。

倒是田豐和審配死戰到底,最後求仁得仁。陳琳文筆好,自然調入門下省任職,可門下省侍中卻是落在闞澤頭上,畢竟是孫暠起家的老人。

“就算我們好聲好氣,那些胡人蠻夷,就會乖乖臣服了?有好處就進貢一些不值錢的玩意,然後朝廷為了面子,送回去幾倍的賞賜。可一旦帝國衰弱,他們又起兵劫掠地方,等著新一輪的招安。就說先漢,養了多少白眼狼,又招撫了多少?賤不賤?”孫暠懟了回去。

從大國顏面的角度出發,的確無可厚非。可問題這天下,至少華夏周圍,什麼勢力能和華夏帝國平起平坐?

既然沒有,那麼這大國的顏面給誰看?!基本那是爭小弟,才需要笑面相應,最好給點甜頭,最好來點雙贏的政策。

目的是什麼,就是大國表決的時候,拉一批小弟站在自己身邊,畢竟大國時間誰都奈何不了誰。

可既然周圍沒有能和華夏帝國抗衡的勢力,那當然要多強勢就有多強勢!

難道說,一群兔子一群狼,哪怕數量多了點,能和精悍的獵人抗衡?更別說,這還是一群獵人!

“………………”陳琳頓時無語,知道孫暠不尊儒家,可這樣攤開來說真的很沒面子。

想說辭官,奈何廣陵陳因為陳端,在帝國剛剛有抬頭的趨勢。誰知道陳端那貨,居然辭官跟著北疆王去‘幹大事’了。

最後陳家的頂樑柱,就不得不落在他頭上,否則還不得給下邳陳騎頭上?

“再說,朕要對付的,只是那些未歸化的。那些胡人蠻夷但凡對帝國有所敬畏,就早點歸化便是!我華夏帝國,怎麼都不會欺負自己的子民吧?”孫暠看了眼陳琳,補充了句。

反正帝國前進的步伐是根本攔不住的,既然如此何不狂一些。只是在這個過程,保守點的就是個個擊破,畢竟胡人蠻夷別說本來就不齊心,他們內部之間也有各種派系。

可殺胡令一出來,那可是要人人自危,到時候四面八方而來……好像也沒什麼,最多就是給軍隊多點戰功而已。

強大的軍隊,優秀的獎勵,以及疆域廣闊的帝國,這才是孫暠敢下殺胡令的原因。

說話期間,殺胡令已經寫完,陳琳出面幫忙潤色,畢竟是要昭告天下的旨意。

和以往仁義道德不同,這一次卻是寫得殺氣騰騰,畢竟他很清楚,孫暠要的就是這個感覺。

他的文筆未必有多好,只是很清楚自己的上司需要怎麼樣的風格而已。

不過行文能適合各種風格,這個才是他的本事。殺胡令走中書省的時候,三公都被這殺氣騰騰的震得說不出話來。

沒想到,陛下居然會如此瘋狂,殺氣如此勐烈。就奇怪,那些胡人到底做了什麼。

互相看了看,又搖了搖頭,畢竟今年沒什麼前線的戰報,甚至是加急戰報過來。

倒是入秋的時候,北疆王要攻打雲中雁門兩郡,大概和這個有關。

“是福是禍?”張昭是保守黨,知道自己跟不上時代,也沒指望跟得上。

嘆了口氣,對未來有些擔憂,可又不好說出來,免得孫暠又憑著自己的行動,讓自己難堪。

“陛下只是不喜歡胡人……這不,揚州的越人都沒了。”同為中書侍郎的虞翻冷冷的說道。

皇家醫學院的事情已經解決,孫暠自然不能一直把這位重臣放在外面,這不調回來,直接提拔為中書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