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女蔡琰去了泰山羊氏,畢竟蔡邕的二女兒嫁給泰山羊衜。

準確的說羊衜早些時候已經成婚,只是妻子難產死了,蔡家女是續絃。

羊衜已經出仕,目前在地方當縣令。另外他的弟弟羊耽,前年秋闈中了二榜,在涼州為官。

孫暠沒有特別照顧的意思,蔡琰和他本來沒什麼關係。

不過聽說是個才女,可惜要讓女性出仕為官,問題還太多。

就說女性社會提高,就意味著男性的社會和家庭地位下降。

既然女性本身,沒有爭奪權力的意思,那麼自己何必非要允許女性出仕為官?

隨著南宮的主體落成,大朝總算不必在廣場那邊召開。

記得前陣子,召開大朝的時候,畢竟是在廣場這邊,距離皇宮大門沒太遠,外面有不少百姓過來觀看。

哪怕聽不清楚,看不清楚,既然沒有被禁止,自然是過來湊熱鬧。

孫暠沒覺得怎麼樣,反正問心無愧,至於下面的官員是否覺得丟臉,這不在他的考慮範圍。

…………………………分割線……………………

時間來到公元199年,這一年孫暠下達詔令,帝國名字正式改為‘華夏’。

年號不變,繼續沿用‘大統’這個年號,今年也就是大統二年。

“即日起,朕的帝國就是華夏帝國,帝國的子民,不再因為地域、語言和習俗區分開來。從今往後,天下只有兩種人,華夏民族和外夷!”孫暠鄭重宣佈。

民族的概念,又錦衣衛經過三個月的醞釀,百姓大多已經知道。

當然對於這個時代的百姓來說,民族什麼的,完全沒有概念。

反正朝廷說什麼是什麼,只要不禁止,地域歧視根本不可能消失。

甚至不少臣子,都覺得是孫暠一時興起,說不定什麼時候就忘記了。

最好也最不好學王莽,隔三差五就改改,尤其是地名這玩意,一旦修改這牽扯到的卷宗就非常多,而且容易出現混亂,計量單位更不必說。某種程度來說,王莽屬於是自己玩死了自己。

問題如果孫暠也學王莽這樣亂改,那麼天下大亂,群雄割據,到時候世家豪族說不定又有翻身的機會。

尤其大漢滅亡不久,‘民心思漢’啊!

年初飲宴,這已經是華夏帝國的慣例活動。

孫策,岑溪和魯肅也有回來述職,不過今年情況有所不同。

畢竟華夏帝國一統天下,這次飲宴也有論功行賞的意思。

“去年事務繁多,且朕也打算趁著年初飲宴,大家齊聚之時再進行封賞……”酒足飯飽,孫暠也開始進入正題。

群臣當即翹首以待,畢竟不少人都認為自己有功,就是不知道有什麼封賞。

“為帝國立功的,朕不會忘記。只是人數比較多,就從下往上,一點點的來,這樣比較驚喜。”孫暠笑道。

少不得看了眼岑溪,對於這位兄弟的封賞,是最厚重,也是最‘驚喜的’,自然要留著最後再宣佈。

至於功勞最少的那些功臣,他們的名單和封賞自然不需要孫暠來唸,由侍中負責。

孫暠的侍中,便是從地方調回來的顧雍,這些年他成熟許多,也謙虛了許多。

隨著一個個名字念出來,從都亭侯到亭侯,封賞在一點點的提升。

也有不少關內侯,不過考慮到前朝關內侯作廢,新朝的關內侯還是挺值錢的。

孫策和魯肅都有封侯,未見封王。不過大家覺得,至少孫策是遲早要封王的。

“鎮北將軍岑溪……”孫暠看向岑溪,“非岑家相助,也沒有朕的今天。且岑溪出仕以來,忠心耿耿,屢立奇功,特封為西域王!”

這一刻,孫暠甚至能聽到,群臣們倒吸一口涼氣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