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想要混出名頭的,自然會按照原本的中醫來學。

就如同公立和私立學校的一樣,公立培養的是經濟適用型人才,為了能夠不浪費人才,最多開設天才班,實驗班。

私立學校就是精英教育,也有純粹打算靠這個賺錢的。

把低端市場放出去,讓真正有本事的佔據高階市場,再加上一些輿論的引導就好。

說到底,真正看重醫術完整性的,永遠都是上層,畢竟關係到自己的命。

至於中下層,能有廉價看得起病的途徑,就已經很不錯了。

“我好像越來越像個上位者……”孫暠饒有興致的放下手中的文書,雖然他本來就是。

只是感覺二十歲以前的孫暠,已經消失不見了。

過去的習慣,思維模式和價值觀,也在一點點的改變,這是成為上位者必然經歷的過程。

扣除醫療的問題,交通問題也需要解決。

記憶裡面有個‘大運河’工程,只是有了海運,大運河要不要問題不大,更快的車子,更平坦耐用的道路才是關鍵。

“水泥要說也不難燒……”孫暠拿出一份詔書,寫寫畫畫,只希望下面的人能抽空研究一下。

為了鼓勵可言,單純科學院不行,官僚體系也需要下功夫。

這樣的話,原本預定的‘六部’就不合適了,實在不行就提升到九部吧!

作為開創者就是這點好處,要不要繼承酥心所欲,當然怎麼創造也隨心所欲。

只是換了別的皇帝,眼光和知識的侷限性,任何政策,最後都會被世家豪族拿去為自己牟利。

最後甩鍋給皇帝,進而證明‘這種政策沒有用’。

就說大好的常平倉,就算現在也沒辦法完全杜絕貪汙,畢竟這筆糧食太久不會動,數額又巨大。

上面不調查,到下一批糧食入庫,甚至以正常手段報廢,就能光明正大吃下一大筆錢。

就算如此,孫暠也沒有廢掉,而是繼續維持,只是加強監督。

倒是錦衣衛不斷宣傳,讓百姓對這些糧老鼠深惡痛絕而已。

“話說我是不是有些像管家婆了,總擔心這個不夠那個不夠的……”孫暠自嘲,治家都不是輕鬆的事情,更別說治國這玩意。

不知不覺,一個年輕人活成管家婆的樣子,真是諷刺。

“嗯?”話說當頭,拿起一份新的檔案,不如說一疊檔案。

畢竟不是重要的部分,最後面才看到這批。仔細一算,好傢伙,京官幾乎都在這裡了。

有一個算一個,都是勸諫自己遷都的,顯然是吃定自己不好反駁什麼。

的確,如今天下已定,繼續蝸居宛陵也說不過去。

“既然這樣……”孫暠拿起一份空白的詔書,“擬遷都回洛***體安排……”

洛陽經過那麼多年修繕,不敢說完全修復,至少已經基本清理完畢。

亭臺樓閣可以慢慢修繕,辦公用的南宮修繕起來就好。至於北宮,可以慢慢來。

從華夏的地緣環境來看,洛陽的確是最合適的選擇,主要是皇宮要怎麼設計,怎麼建造都是自己說了算。

既然如此,要不要重新設計一下?畢竟是自己的家,舒服和美觀肯定是必須的!

最後既然遷都了,那大吳的名字,是不是也要改改?

一個要征服全世界的政權,以‘吳’作為帝國的名字,顯然不合適。

至於禮法,取名規則什麼的,孫暠就想問問那些臣子,誰才是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