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理想就是振興自己這一脈,讓其他幾脈都不敢小瞧自己。

在這個基礎上,當然是匡扶漢室,殺盡那些貪官汙吏,尤其是那些宦官。

沒有人比涼州人更討厭宦官的,因為有一任涼州刺史孟佗,正是透過賄賂十常侍得以上任。

在這之前,孟佗只是白身,甚至連士族都不是。

也因此,上任後可沒有好好治理,不如說根本沒辦法治理好涼州。

當時的稅賦,對窮人來說,可真不輕!

倒是孟家因此成為士族,說起來孟佗之子孟達,聽說去年到了劉璋那邊出仕來著……

“那你可知,孫暠為何起兵?他起兵的原因,不如說藉口是什麼?”韓遂看向馬騰。

少不得,把他在這三天知道內幕,完完整整地告訴給馬騰。

“因為觸碰到了左氏儒的利益,所以左氏儒要對孫暠趕盡殺絕?”馬騰詫異,至於嗎?

“左氏儒盤踞朝堂已近二百年,若向秋闈考核出來的那些士子妥協,無異於會跳出更多的學派,嘗試在他們的手中奪取更多的權力。這可不是學說之爭,而是利益之爭!”韓遂解釋。

“這也不是孫暠反叛的理由!”馬騰冷哼。

“這也是他高明的地方!”韓遂卻是搖了搖頭,“左氏儒盤踞的朝廷,二百年來有什麼建樹,你難道心裡還不清楚?守成有餘進取不足,今漢二百年幾乎沒有什麼進步,已經說明左氏儒不合時宜。可作為既得利益者,他們不肯放棄手中的權力,接納其他的學派,那麼唯一的辦法……”

那就是造反,徹底推翻既得利益者,然後帶著自己的派系佔據這片高地。

為什麼不先從底層開始?

因為底層不管怎麼亂,都影響不到上層,唯一的選擇就是把左氏儒的老巢,也就是三公九卿給推翻,才有可能達成變革。

說起來,靈帝似乎也在那麼做,三公九卿換了一批又一批。

可惜他還是低估了左氏儒的實力,但凡不是左氏儒的文士上位,最多一年就被迫辭官。

只有真正做到三公九卿,才知道左氏儒在大漢是多麼根深蒂固,多麼可怕。

“老一派被推翻,可新一派會上位,怎麼能保證,新的一派不會成為左氏儒一樣的存在?”馬騰當即提出他的看法。若只是換一批既得利益者,那沒什麼意義。

最多三四代之後,也會逐漸腐朽,然後和左氏儒一樣,開始排斥異己。

“你難道之前沒聽見嗎?”韓遂笑道,“那孫吳皇帝,可是提倡量才適用的!”

也就是說,目前孫吳的朝堂之上,有左氏儒,有新儒,可能也有法家,墨家甚至是普通士子。

可以說是魚龍混雜,學派林立。

“也不知道是不是故意,每一個學派都有一定的比例,沒有誰能故意蓋過誰。我個人覺得應該是故意,陛下故意在調整各學派在朝堂的比例。”韓遂總結道。

言下之意很明顯,這是一個具有進取心,同時吸收東漢教訓,銳意改正的皇帝。

“…………”馬騰沉默,最後看向韓遂,“說了那麼多,最後還不是為了招降我?”

“壽成,大漢亡了,可馬氏的崛起,才剛剛開始!你為何不能成為,孫吳的馬伏波?”韓遂看向馬騰,態度很誠懇。當然這是裝的,畢竟馬騰就吃這一套。

“孫吳的馬伏波啊……”馬騰嘆了口氣,“大漢已亡,日子總要過下去……我,降了!”

------題外話------

孟佗是個狠人,本身只是富家翁,最多也就是地方土豪。可就是交好十常侍,混了個涼州刺史,也連帶自己的兒子孟達走入仕途。

只是孟家到底是不是士族,孟達雖然出仕,出身限制他的目光和格局。

求收藏,求推薦,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