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我們其實可以清君側……”張昭出面,鍾繇沒有說話,不過他的神情同樣有這個意思。

要說對大漢沒有感情,那是假的。大漢某些制度不核實,清君側以後再改就是了。

畢竟為什麼要清君側,就是因為皇帝身邊有小人佞臣。

既然把‘小人和佞臣’給幹掉,改革也就理所當然。

“不需要,這多少有種妥協的意思。”孫暠搖了搖頭,“再說老子脾氣暴躁,別人已經把我定為逆賊,還繼續扮演忠臣,誰信啊?累積那麼多年,那麼大的地盤,就是為這一天準備的!”

頓了頓,鄭重的說道:“話就放開來說,我決定稱帝,誰同意,誰反對?”

“我贊成!”祖衝第一個跳出來,沒話說,他肯定支援孫暠稱帝。

武將這邊考慮得比較少,主要大多都不是世家豪族出身。

孫暠稱帝,他們自然也能水漲船高。於是大部分的武將,都出面贊成。

文官方面不必說,有不少透過秋闈出來做官的。

如今朝廷明著說,秋闈無效且違法,所有秋闈考核出來計程車子,其成績都作廢。

這不能忍,尤其他們參加過秋闈的事情暴露出去,被那些左氏儒知道,那估計這輩子都沒辦法出仕。既然如此,那自然要站在孫暠這邊。

唯獨世家豪族出身,又或者左氏儒出身的文官,多少有些糾結。

階級立場讓他們不能站在孫暠這邊,可真要算又要分情況。

畢竟他們在孫暠這裡,佔據的比例並不是很大,沒達到能主事的程度。

不如說,他們逐漸習慣,和其他學派共存的現狀。

這朝廷換不換,最多是情懷問題。畢竟當了大漢子民那麼多年,突然皇朝更迭,難免不適應。

可是和長遠的未來比起來,他們現在唯一擔心的,就是左氏儒,該何去何從。

“臣支援陛下!”劉熙出面,“儒家不應該被左氏儒束縛,思想不應該被束縛。左氏儒已經證明,故步自封的結果,就是不斷的腐朽下去。臣,願開新的儒家學派!”

劉熙按照年齡而言,大概再過三五年,就應該乞骸骨。

之前安排在圖書館,存在感並不強。

可要說大家不記得這個人,那當然也不可能。

本身就是大儒,更是訓詁大家。

秋闈考核的試題,所用的經書還是他重新編撰註釋的。

新儒家學派?

文臣裡面的儒家子弟突然反應過來,的確,左氏儒如果腐朽,換個學派就好!

然後就意識到,孫暠只是說‘打擊左氏儒’,言下之意,可沒說‘打擊儒家’。

那麼說來,自己好像也沒什麼需要擔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