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商行發展到現在,的確需要一定程度的最佳化,說到底還是孫暠的地盤變大,商路變多了。

目前可以說有三條商路,一條是走長江進入荊州,然後從南陽進入關中。

地盤雖然曹操的,但商隊要透過,最多是多點稅。

一條路是走廬陵經南四郡去交州,同時楊易還在開發從會稽南下的商路,目標當然是南海。

最後的自然是走海路過去幽州,在那裡交易馬匹和牲畜回來。

走南邊的路線也有這個概念,畢竟交州那邊的水牛,也是不錯的耕牛。

至於正常的揚州到荊州,揚州到徐州,揚州到豫州這種短程路線,楊易在逐漸拋棄。

賺的不多,事情還多,陸路不比水路,交稅多,變數也多,而且運載量也少。

商隊多,護衛就要多,成本也要跟著上來。

對於這點‘湯水’,楊易已經開始看不上了。

“合作的物件篩選好了沒有?”告辭孫暠之後,楊易回到商會總店。

天色還早,現在回去還有些早,主要是回去之後也沒事可做。

“已經篩選完畢……”副主事慌慌張張的說道,一開始他還沒反應過來。

被楊易瞪了一眼,才想起來楊易在北上之前,吩咐他在揚州篩選可以合作的商行,商隊也行。

一些基礎的貨物儲備,進貨透過這些商行來完成,然後他們運輸到地方進行販賣,之後再回來進行結算。

目的只是為了豐富商品的種類,同時充分調動海船的倉儲空間。

就按說瓷器這玩意,可以放到箱子裡面,然後在外圍填充普通級別的茶葉。

這樣不僅可以運輸多一種貨物,同時也能避免瓷器在運輸過程中出現損壞。

孫暠也有茶園產業,不過走的是精品茶路線,只出售上品和特級品。

中低品的茶葉,只能從別的地方進行採購。

這玩意出品量才是最大的,畢竟各地的茶鋪所用的,基本就這種茶葉。

要品好茶,那得去專門開設的茶坊,裡面有專門的茶師。

別說茶葉,就算是水,都是專門準備。

茶坊的存在,不僅讓買不起茶的人,可以間或去品一品好茶。

同時在品過喜歡上這種茶葉的,也方便出貨。

用孫暠的說法,就是走上流路線,吃肉的同時,至少把湯水讓出去,生意才能長久。

“明天約談一下他們的主事,儘快把事情落實下來。”楊易點頭。

“遵命……主事,您剛從幽州回來,不休息幾天?”副主事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