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元年將盡(第1/2頁)
章節報錯
“哈,就孫權那學識,居然能當上議郎?”孫暠收到那邊傳回來的訊息,只覺得好笑。
與此同時,又覺得有一些可悲。
儒家沒做出,在他們那個陣營而言,這樣做屬於‘立場正確’行為。
這玩意沒有對錯可言,就如同男權女權一樣,你所出的這個立場,自然會讓你為這個立場發話。
對,或許這個世界有不少人在叫嚷著男女平權。
只是人的本性是利己的,最終男女平權,就如同烏托邦一樣,大家都覺得這樣好,實際上根本不可能實現。
許都的儒家就這樣,為了捍衛從武帝開始得到的利益,打壓那些非儒家子弟。
只是能派過去的,都是經過考核,至少也是暗衛的人。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
按照孫權的信中所言,有一批心思靈活的,剛到那邊,意識到情況不對,立刻拜入某些大儒的門下,也算是打入內部。
於是這部分人,自然就留了下來。
至於那些心思不活絡的,還是讓他們回來吧!
反正自己也能安排職位給他們,這些人就適合腳踏實地去治政。
留在洛陽那些,按照一般的說法,就算是推舉出來的孝廉,到了都城首先要當一段時間的郎官,然後再按照實際情況,下放到各地擔任官職。
當然也會有一批人,直接會任命官職。
基本上,連郎官都不用做,直接被外放的都是寒門為主。
昔日朱儁就享受過這個待遇,先是在郡中當主簿,然後舉孝廉,遷蘭陵令。
再然後居然提拔為交州刺史,討伐樑龍叛亂。
直至平定樑龍叛亂,才調回洛陽,也只是擔任諫議大夫。
說難聽點,也就比議郎好一些。
由此也可以看得出,漢末寒門,甚至是平民出身計程車人,要出仕是多麼艱難。
不是誰都是朱儁,換了個人去討伐樑龍,可能命都沒了。
也有可能,當時朝中群臣,都在想著藉此逼迫一些寒門,主動掛印而去,好給他們的人騰位置。
永遠都不要,低估朝中袞袞諸公們的邪惡用心。
“把這封信送給伯母,她大概會很欣慰。”孫暠叫了個人,將信函交了過去。
能不被外放,直接在許都任職,可見孫權在那邊的表現應該不錯。
當然也不能排除,對方已經知道他的身份。
孫策的二弟,就衝著這個身份,也不會允許他外放。
人已經送過去,也已經在許都紮根下來。接下來,就看他們的發展。
時間已經到了中秋,袁紹沒有率軍南下的意思。
只是曹操卻幹了一件大事,在中秋過後沒多久,聯合段煨攻入長安,斬殺李傕和郭汜,把朝廷的勢力推進到京兆地區。
只是徘迴在涼州的馬騰和韓遂,在收到這個訊息之後,也是迅速出兵,把涼州給佔據下來。
礙於錢糧不足,曹操沒有能繼續推進到涼州。
也不知道在私下,他是否會對這兩個摘桃子的咬牙切齒。
收到訊息的孫暠卻是知道,只要曹操知道,馬騰是心向漢室的,那麼今年內打下涼州,至少打下個三四個郡,問題不大。
問題是,自己也沒有必要提醒他這點。
最多感慨一番,有人在許都就是方便,有什麼訊息也能立刻傳遞過來。
許都剛剛收到訊息,不到兩天,訊息已經送到自己桉上。
正常來說,大概還要再過個三五天,才能被豫州那邊的暗衛知曉,然後又過一兩天,才能傳到自己手裡。
如果按照原始的傳播速度,沒有十天半個月的,怕都未必傳到江南這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