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多少也有幹一番大事的意思,只是現實的殘酷,把他拉了回來。

“按照先生的意思,誰更適合投奔?”張繡詢問。

“天子如今在許,乃是大漢正統。再說曹操勢力不大,將軍若投,乃雪中送炭。正所謂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若將軍願意投效,當受重用。”賈詡回道。

張繡還沒有來得及表態,賈詡繼續說了起來:“只是,孫暠的起家非常迅速,不過四年,眼看就要打下半壁江山。如今對方三路大軍整裝待發,除非再來一個群雄討孫,否則放眼天下,再無任何勢力能夠阻擋他一統天下。錦上添花的確不如雪中送炭,只是也有句俗話‘救急不救窮’。”

什麼是窮,以富豪的收入和生活而言,小廝的確是貧窮的。

只是哪怕真就勤儉持家,少點欲求,斷然就窮不了。

賈詡的窮,主要就是那些窮困潦倒,卻只能眼睜睜看著,無力迴天的那種。

這已經不僅僅是金錢和物質方面的貧窮,更是精神和肉體上的山窮水盡。

在賈詡看來,孫暠的勢力在蓬勃發展,而再看其他勢力,都已經遲暮。

曹操是個不錯的選擇,他有能力,也有野心,奈何被好幾個勢力夾在中間,胸中有千軍萬馬,卻施展不開。

這種情況更慘,要說其他人,最多是不知道自己要完蛋。

曹操則是知道自己要完蛋,可不管怎麼掙扎,只能看著自己的生命走向倒計時。

“那我們到底是投靠曹操,還是投靠孫暠?”張繡不太明白,投靠人還有那麼大的學問?

“曹操!”賈詡回道。

“可是……之前賈先生的意思,好像是更看好孫暠?”張繡不明白。

“孫暠更有潛力,所以才要投靠曹操。”賈詡解釋。

“啊!”張繡似乎想到了什麼,“先生的意思,是讓繡為內應?!”

的確,作為內應幫助孫暠在與曹操的戰鬥中取得更大的戰果,於情於理孫暠也不會虧待自己。

賈詡微微點頭,也不說話。

不如說,不是看在張濟庇護自己的情況下,他本來並不打算太張揚。

只是如今天下大亂,群雄割據。

認識他的人並不多,能庇護自己的人更少。

張繡,可以作為跳板,到底不能作為歸宿。

張繡見賈詡點頭,立刻也不廢話,寫了一封書信過去許都,就說自己身為漢臣,願意歸附朝廷。

信函在第二天傍晚送到許都,然後第三天劉協為此臨時把群臣叫了過來,開個朝會。

“張繡派人投誠,是否有可能詐降?”劉協看向過來的幾個臣子。

說穿了,就是董承,楊彪,曹操和蔡邕四人。

就目前這小朝廷,這四人已經代表了各個派系。

當然,蔡邕只代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