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楊修有錯,楊彪也沒打算讓孫暠好過,於是在今年最後一輪朝會上,就江南問題進行奏報。

“綜上所述,孫暠不臣之心已經非常明顯,當號召天下英傑,共討之!”楊彪把楊修在江南所見,添油加醋說出來。

“若對方真有不臣之心,為何回來的只有楊德祖一人?”楊彪要潑黑水,可也有人不上當。

董承出面質疑,當然也不是出於好心,畢竟他以前收過細陽侯的好處。

若孫暠出問題,那麼岑溪也沒辦法倖免。

若繼續追查下去,怕是連他也要被牽連。

楊彪這傢伙,仗著楊賜留下的人脈,居然如此目中無人!

“或許南下的那批,本來就已經和朝廷離心離德了呢?”楊彪隨口回道,“若非老朽派犬子跟著南下,怕都看不清他們的真面目。”

說得好像早就看穿一切,可實際上誰不知道你們楊家打算兩頭押注……

別說是董承,就算是旁邊其他朝臣,在心裡都不由得吐槽起來。

“好了,事情先到這裡!”劉協發言,“那孫暠開設的尚賢館,可是官方的名義開設的?”

“這……老臣不知。”楊彪不太清楚這個,楊修沒說。

“那尚賢館錄取的官員,可有上表?”劉協再問。

“皆有上表……”立刻有官員出面,“至於掾吏一類,本來就是地方官自行任命。”

“這兩年,可有舉薦孝廉人選?”劉協追問。

“陸續奏報若干人,大部分都是已經在江南出仕的官吏。”官員回道。

嚴格來說不單獨是孫暠,畢竟郡中本來也有舉薦資格。

江東的幾個太守,舉薦了一批孝廉。

只是就朝廷的情況,也不可能過來朝廷這邊為郎官,於是留在江東繼續任職。

“既然結果沒變,那麼再追究尚賢館對策取士的問題,就沒什麼意義了。除非證明,尚賢館是孫暠以揚州刺史衙門的名義開設,這可以算是公器私用。”劉協當即給這事情定性。

主要是他很清楚,自己能不能掌權,要看能不能收服楊奉和韓暹,或者消滅兩人。

兩人都是白波賊出身,暫時憑著官職穩定住,也不長久。

有一天他們反應過來,必然會學習李傕郭汜,只是礙於他們的出身,自己的下場可能更慘。

情況已經很難繼續糟糕下去,那能握住的稻草,也不能放過。

說到底,劉協現在已經搞不清楚,這天下間到底誰還是對大漢忠心耿耿的。

真要算,董承都不一定能信。別看是董太后族人,他看中的還是董家的利益,而不是皇家的。

楊彪見劉協已經下令,自然不再繼續說下去。

不過他也不認為,目前朝廷能對孫暠怎麼樣。

只是先一步,把不信任的種子,在劉協的心中種下。

他不確定這顆種子會不會發芽,不過一旦發芽,那麼終有一天,孫暠就會成為反賊。

為了這一天的到來,他也會好好澆灌的,用最大的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