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後三天時間,劉繇卸任別駕從事,鍾繇繼任。

對於孫暠的這個任命,他麾下的文武並無意見。

鍾繇的才學,履歷和年齡放在那裡,他當別駕大家也服氣。

“原來如此,陛下已經從關中逃出來了啊……”鍾繇上任,少不得就關中的事情,告知孫暠。

“目前陛下在楊奉和韓暹的保護下,迴歸洛陽。只是與其說是被保護,那兩人和李傕郭汜也沒什麼區別,不如說更慘,原本都是白波賊。”鍾繇感嘆。

於是朝廷大概分成兩派:

一派是覺得要藉助外面的勢力,就算不能讓陛下獲得實權,至少也不會做出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事情來。

一派覺得應該留在洛陽,想辦法在楊奉和韓暹專權之前,想辦法除掉兩人。說到底,漢帝太年輕,沒人在身邊幫襯會很吃虧。

然後,在藉助外力的派系裡,又分出兩個派系。

一個自然是看好兗州刺史曹操,一個卻是覺得江東孫暠也不錯。

最後荀攸出面,說可以同時進行。

首先要肯定細陽侯的眼光,因大漢存在才尊貴的細陽侯,按說應該是站在朝廷這邊的。

退一萬步說,若要藉助曹操來讓陛下獲得實權,又擔心曹操因為權力迷失自我。

這個時候,正好可以藉助孫暠,在南方給曹操施壓,迫使他不敢僭越。

畢竟從目前的訊息來看,袁術與孫暠有聯姻關係,結果袁術稱帝,孫暠立刻起兵討伐,可見他還是很看重大義的。

荀攸那麼一說,大家覺得好像有道理,就有數人開始南下。

其中便是以鍾繇為首,實際也就鍾繇、楊修、衛覬和王凌四人。

桓階和毛玠是路上遇到的,正好通路就一起南下了。

另外一派,便是以董承為首,王子服,種輯和楊彪等。

楊家也不是什麼好東西,兩邊下注。

問題楊修揮袖而去,孫暠可不會挽留。

不僅如此,弘農楊氏以楊修這一代開始,三代內不能出仕,這是他說的!

“可惜江南距離洛陽太遠,中間還隔了袁術和曹操。”孫暠嘆了口氣。

汝南那邊,倒是打算在曹操之前就打下來,這樣不管前往南陽,還是陳國都會容易許多。

只是這樣就要快點動手,畢竟記得沒錯的話,曹操是明年二月就開始對汝南用兵了。

只是若自己把汝南打下來,怕曹操也不敢再建都許昌了吧?

“的確,讓陛下拋棄中原跑到江南下來,也不現實。”鍾繇附和。

心裡也清楚,孫暠不可能把陛下接過來。

畢竟他推廣的那些政策,要麼是大漢已經廢止的,要麼是全新的。

若陛下過來,自然會有人上奏,廢除這些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