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寶的那些‘小弟’,說到底都是一群酒肉朋友,鄭寶被孫策拿下,他們也作鳥獸散。

整個宅子被控制起來,經過三天左右的搜尋,罪證要多少有多少。

這些孫策不管,這次過來主要目的就是拿下鄭寶。

其他的事情交給周瑜,以及呂熾那邊的人就好。

只是透過這次的事情,讓他了解了許多,這些都是以前他沒有去思考,沒有去注意的事情。

小吏會因為所謂義氣,成為鄭寶的幫兇。

甚至也有可能,他們背後的家族,就有這方面的利益訴求,或者只要開出的籌碼足夠,他們也能冒著生命危險去犯罪。

進一步瞭解,才發現官吏大部分來自豪紳家庭,少數才是寒門和普通家庭。

可一般小吏有個特色,就是一代傳一代。

兩三代當下來,普通人家也有可能成為小地主,然後逐漸成為豪紳。

有錢不一定有權,有權一定會有錢,而且是錢主動找上門來……

這林林種種,都是孫策從未接觸過的領域。

到這個程度,孫暠的許多舉動,他才明白過來。

許多‘多此一舉’,或者‘是否有這個必要’的制度和政策,都有了明確的解釋。

而且一切是核心,指向的就是世家豪族。

“仲異,伯彥是不是在當家主之後,就有不臣的想法了?”私下和孫瑜喝酒,孫策詢問。

“真要那麼算的話,伯父當年私藏傳國玉璽,怎麼說?”孫瑜看向孫策。

“那麼說,伯彥為什麼不留著傳國玉璽?”孫策突然想到什麼。

“袁術現在怎麼下場?”孫瑜反問,“在兄長眼裡,大概實際得到天下,才是真正的正統。不如說,為什麼一個皇朝的正統,要落在一枚印璽上面?”

“也是……”孫策懵懂的點了點頭。這個方面,他也想不太明白。

如果孫暠在這裡,會告訴他們:這是春秋時期血統論的延續!

血統論一直存在,直接就體現在傳國玉璽上面。

就是沒這個血統,才需要傳國玉璽來證明自己的正統性。

大概,就相當於是暴發戶一種自卑感作祟。

換個角度來說,登基之後,君王不斷給自己找個厲害的祖宗,不也是血統論的表現麼?

過了兩天,調查結果就送到孫暠手裡,當然怎麼用這個罪證,就要看他。

傻子才一鍋端,官場這玩意,從來不是非黑即白,怎麼為自己帶來利益,才是關鍵。

“這部分,派人叫他們過來赴宴……這部分,抓了!”孫暠把證據分成兩部分,有拉攏價值的家族,或者只適合警告的,就讓他們過來,勒索一些好處。看不順眼的,那就端掉。

“看來你變得越來越成熟了。”呂熾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