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打仗的日子時間過得快,和平的日子過得慢。

對於孫暠來說,卻彷佛是反過來的。

每天在海量的文書之中遨遊,隨時關心治下各郡各縣的發展,回家又有美人作陪,每一天過得都非常的充實,以至於覺得這時間過得飛快。

回過神來,已經是金秋八月。

“今年氣候比去年略好,是以各郡的收成也比去年好了許多。只是九江,下邳和廣陵三郡,很多技術和安排沒有推廣,產量有所影響。”張昭作為治中從事,將今年各郡的情況彙報上來。

秋收的意義很大,收上來的糧食,稅賦這些都將決定明年的安排。

“主公,三郡太守派人詢問,是否要在今年建設常平倉……”張昭彙報完畢,順便補充了句。

“可以!”孫暠點頭。哪怕是在前線,他也有自信發生戰爭後,戰場會迅速轉移到敵人那邊。

三郡的收成不行,這意味著若要建設常平倉,需要從江南把糧食運輸過去。

“常平倉運作到現在,制度完善和運作情況怎麼樣了?”孫暠少不得問了句。

“碩鼠無法避免,突擊檢查總會出現問題。只能說七成以上的常平倉,暫時還沒問題。”劉繇出面,他也被分管負責這件事,呂熾配合行動。

不過話說回來,與其說是暫時還沒問題,不如說是‘暫時還沒有發現問題’。

“主公,糧老鼠偷盜一次,就能賺上一大筆。可檢查人員沒發現問題,事後卻要被處理,工作難度越來越大,可俸祿卻沒有改變,長此以往不是辦法。”張昭出面。

“這也是獎懲制度的問題,既然獎懲跟不上,就完善它。”孫暠搖了搖頭。

“主公,張治中的意思,是這樣的話,會增加成本和開銷。”郭嘉出面。

“朝廷的糧食儲備重要,還是管理開銷重要?對,這玩意本來就是賠本買賣,所以扣除朝廷來出面,誰還會做?

就說以前,各家都有糧倉,糧商那麼多。

可一到天災人禍的時候,讓他們按照市場價出售糧食,誰肯?

扣除朝廷,誰願意做這種賠本買賣?

可問題是,我們都不管的話,那受災的百姓當如何解決,怎麼安置?

若民亂,鎮壓的成本多少,對地方的經濟破壞多少?”孫暠訓斥。

常平倉這玩意是底線,孫暠要堅守,畢竟他都不堅守的話,那麼就沒人堅守。

對於下面那幫官員來說,巴不得廢掉常平倉,讓一切恢復到,世家豪族肆意操控糧價的時期。

反正民亂什麼的,那是官府需要頭痛的事情,和他們有什麼關係?

再套用一下天人感應,那就是朝廷失德,要麼統治者有問題,要麼就是統治者身邊有人有問題……

就說最近一兩年發生的各種事故,背後哪個沒有地方豪族的身影。

只是他們都依靠第三方來下手,真正的大老鼠還沒抓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