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誤的時間已經夠久的了,算下來,從孫策出來,前面兩場沒花多少時間,可紀靈這邊卻不同。

三十幾回合之後,紀靈的狀態也慢慢不行,主要是馬匹的體力也在下降,於是速度就慢了一些。

到雙方分開,前後已經過去半個時辰,在行軍路上耽擱半個時辰,這可不是什麼好事。

尤其,距離正午的時間也越來越近。

眼看入夏,太陽越來越勐,話說今……這兩年是不是太乾旱了?

按說春冬之交,應該是大雨延綿,正是這種氣候,對春耕來說尤為重要。

可這兩年,到寒食節(清明)前後都很少有雨。

這種氣候不利於春耕,不過挺方便打仗的。

張勳想過,要不要等下午再開戰,到底是損失兩個將領,需要重新安排。

找參軍們問了問,覺得還是速戰速決好一些。

“箭失陣?這是打算速戰速決?”孫策看向對面,以他這個角度,很難看清楚陣型的全貌,不過大概能從前軍的情況,來判斷陣型的大概。

箭失陣和錐形陣差不多,屬於進攻類的陣型,只是箭失陣比錐形陣多一些防禦,只是攻擊性也下降一些。

說到底,還是比較偏穩的陣法。

孫策有些看不起張勳,如果是他的話,會用錐形陣。

不過仔細想想,好像他從來沒有佈陣。

往往都是他帶著騎兵在前面浪,然後周瑜在他身後,到底有沒有結陣他忘記了。

反正,不管什麼情況,周瑜總能想辦法,將他打下來的戰果進一步擴大,最後贏得戰爭。

這不是說戰陣不好,人數多了,戰陣能更方便指揮。

人數過了五千,按說也可以佈陣,只是孫策覺得沒什麼必要。

哪怕是剋制對方的陣型,人數的差距也不是那麼容易彌補的。

比起步步為營,破壞對方的陣型,使主將的指揮無法傳遞下去,這樣更容易。

“騎兵聽令,集結!”孫策高呼一聲,在後方待命的騎兵,立刻過來。

每個人的腰間,都配備有燃燒瓶。

他那部分已經用光了,這不和魯肅匯合了,就把魯肅那批給拿了過來。

反正,魯肅按說也用不上這玩意。

這些讀書人就這樣,動不動就‘有傷天和’的。

聽說孫暠本來還打算開發一些淬毒武器什麼的,只是被勸住了。

聽說知道這件事情後,有好幾個臣子死諫,最後這事情不了了之。

孫策對此,不支援也不反對,淬毒武器的確好用,可大家都用的話會很噁心。

有些東西,還是剋制一些的好。

另外,殺人太容易的話,這也打仗就沒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