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孫暠早早起來練武。戰爭期間,不適合激烈的鍛鍊,不過也要維持一下。

習慣這玩意,三天不維持,就會丟掉。

偏偏要養成起來,至少要十天以上。

結果發現孫策已經開始練習, 看情況比他早到一些,畢竟還沒出汗。

“怎麼那麼勤快?”孫暠笑著上前。

“聽說兄長每日聞雞起舞,策也想學學。”孫策繼續鍛鍊。

“人和人的體質是不能一概而論的,就如同我每日只需要睡兩個時辰,就能精力充沛。但一般人沒有至少三個時辰的睡眠,會沒有精神, 這樣鍛鍊起來反而效果不好。”孫暠提醒道。

“兄長, 你這也太讓人羨慕了!”孫策實名羨慕,難怪孫暠成長那麼快。

“有什麼好羨慕的,到頭來還是坐在衙門批閱文書的命。類似這樣的親征,我還能出來多少次?就說這次,出來的時間超過十天,回去之後,你想象一下我的桌桉上得有多少文書?”孫暠搖頭。

孫策也是實際體驗過幾天太守工作的,太守都這樣,孫暠這個州刺史,幾天不工作累積下來的文書,孫策想想都覺得頭皮發麻。

“到了我這個身份,武將的定位已經模湖了。地盤越大,我能上戰場的機會也越少。我離開的時間越長,任何問題都會迅速擴大,甚至會導致幾萬幾十萬人的流離失所。”孫暠搖了搖頭。

孫策也就默默的聽著,他以前大概會問,為什麼不把事情丟給下面的臣子。

畢竟招攬他們,本來就是為了做這種事情的。

只是上次見到孫暠的時候, 他已經為自己分析過。

如果毫無節制的信任下面的臣子, 時間長了,他們也會滋生私心,因為大家都有自己的家族。

國家是皇帝的,卻不是他們的。

可問題是誰沒有家族,族人越來越多,開銷越來越大,可土地資源只有那麼一點。

若是放任不管,時間長了,那麼他們會逐漸蠶食屬於皇室的這一份。

甚至會做出許多傷天害理的事情,然後讓皇室背鍋。

當時提出‘天人感應’這玩意,就是為了方便讓皇帝背鍋的。

反正有什麼天災人禍,那是皇帝出了問題,皇帝沒出問題就是皇帝身邊出了奸臣。

要麼讓皇帝背鍋,不斷放款對世家豪族的限制,要麼就是打壓那些敵對的臣子,擴大自己的影響力,找藉口清君側行霍光之事,最後一步還是行王莽之事。

這玩意對他來說太複雜, 還是考慮一下打仗的事情輕鬆。

孫暠也不廢話, 開始今天份的鍛鍊。

最後孫策發現孫暠的武藝有精進一些,拉著他切磋一番。

“什麼情況?我快要打不過你了!”孫策有些不敢置信。

“這是步戰, 步戰長槍對大刀,你不找虐麼?”孫暠調侃道。

要說力氣和反應還是孫策厲害,問題武器的差異,決定了切磋的結果。

月棍年刀一輩子槍,這刀法的經驗提升當然比長槍要快,這很正常。

孫策自己選擇的長槍,那自然含淚都要繼續練下去。

“要不騎戰來一場?”孫策提議。

“時間差不多了!伯符,我們此刻的在軍中。”孫暠搖了搖頭,順便朝著一個方向指了過去。

孫策回頭一看,好傢伙,不知不覺周圍圍了一圈的人。

大多都是武將,行軍文官也有不少,都在看這邊的熱鬧。

這種環境,顯然也不合適繼續切磋下去。

事情就此告一段落,不過孫策一派的武將,在見識孫暠的‘實力’後,對他也改觀不少。

武將往往都敬佩強者,當初投效孫策也有那麼一層想法在。

比起坐在後方的孫暠,在軍中的孫策顯然更有魅力。

現在才發現,論武藝孫暠並不差,只是身份問題不得不留在宛陵而已。

有些惋惜的同時,對孫暠也有所改觀,覺得這主公有點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