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異來當太守?我還以為你會讓伯陽(孫賁)來當呢!”孫策知道孫暠的安排後,有些詫異。

“伯陽,你寧願在軍中,還是當太守?”孫暠看向孫賁。

好歹人家,也是歷史上,孫策任命的豫章太守。

孫暠決定,給他一個自薦的機會。

“我還是算了,政務什麼的,處理不來。”孫賁搖了搖頭,他只是個純粹的武將。

孫堅長兄孫羌之子,是幾個二代裡面年紀最大的。

正因為這樣,當時孫家還不富裕,所以沒那麼多讀書的機會。

他從小跟著叔父(孫堅)打拼,治軍統兵沒問題,可讓他埋首案牘,那還是算了。

“孫家子弟,能靜下來讀書的沒幾個。”孫暠嘆了口氣,“吳郡和會稽,都不得不讓吳景和朱治來擔任太守。豫章更不必說,朱皓還是朝廷任命的太守。現在要切割豫章郡,設定廬陵郡,廬陵太守誰來擔任,都還是個問題,結果現在又多了個廬江郡……”

韓當,祖茂,黃蓋和程普四人,要說程普有這個能力,可這四人打算都在軍中發展。

就說之前,孫暠讓韓當,黃蓋鎮守地方,甚至兼任地方縣令/長,兩人也主要是以軍務為主。

黃蓋甚至用計,假意放權,實則暗中收集官吏罪證,一招敲山震虎,震懾了這些官吏。

奈何就算下面的官吏不敢再亂搞小動作,黃蓋這個震懾,到底能持續多久,也是未知數。

只要他真的專心軍務,下面的官吏還會故態復萌,最多更隱蔽,且沒那麼猖狂。

孫暠花了不少的錢,招攬了不少的底層士人,慢慢篩選出可以用的。

這一路把以前的官吏都弄下來,再把忠心於自己的這一批提拔上去,才遏制最糟糕的情況出現。

也正因為這樣,各郡的豪強,要針對他,手段也將非常有限。

這也是他優於孫策的地方,他更早起家,更早組建自己的人才團隊。

同時豐厚的族產,也能支援他那麼做。

歷史上的孫策打得快沒錯,一下子四五郡之地。

可手下的文武加起來,怕都湊不齊一郡的官吏,卻要管四五郡的地盤……

聽了孫暠的話,孫策和孫賁都有些不好意思。

征戰習慣了,就算不是文盲,也不喜歡看書。

就算看,也大多是兵法韜略。

問題兵法韜略,按照漢律屬於違禁品,不能公開出售。

所以要弄到這玩意,也不容易。

孫家存著的兵法,來來去去也就那麼幾篇,好在治軍統兵,這幾篇也夠用了。

“仲謀再讀幾年書,可能也陸續要到地方歷練。仲異的情況是趕鴨子上架,我還得為他找個好點的郡丞,呂範我覺得不錯,伯符你怎麼看?”孫暠看向孫策。

“子衡的確很不錯。”孫策點了點頭,只是郡丞的話,呂範的才華甚至有些屈才。

同時也明白,別看孫瑜當太守,都尉是他,郡丞是呂範,廬江的實際控制權,還在他手中。

他很想說不需要這樣,大家都是兄弟,何必要搞這些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