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我的好友,不管他什麼時候回來,我都歡迎。”孫暠點頭。

頓了頓,繼續說道:“我這邊去年年底,剛剛掌控吳郡,現在有兩郡之地。陸續還會擴軍,有大量的官位空缺。更別說新任揚州刺史已經上任,也需要不少州官。”

他可是一點都沒有隱瞞,包括揚州刺史在他手中這事。當然,這玩意也沒法隱瞞。

只要有點腦子,就能發現,他已經具備‘挾刺史以令州郡’的能力。

如此揚州全境,他都有充分的藉口去攻打。

甚至於,只要打下江東四郡,他要劃江而治,裂土封王,問題都不大。

同時,這也是考驗,看看他們對大漢是什麼想法。

是忠於大漢,還是想著建功立業。

“如今天下大亂,哪裡都有可能開戰,唯獨交州還算太平。老朽本來打算去交州避難,老細陽侯卻說,丹陽這邊同樣太平,這才打算過來看看。”劉熙看了眼孫暠,緩緩說道。

“我們兩個也是細陽侯前來拜訪,言府用人只看能力,不看出身。言若要建功立業,可以過來看看。”李通也當即表態,陳到則點了點頭。

孫暠聞言,已經大概清楚具體的情況。

面對天下大亂,劉熙這些純文化人惹不起也管不了,想躲起來繼續安安穩穩過日子,對朝廷就不可能忠誠,至少不是愚忠。

只要能安安穩穩做學問,為誰效力問題不大。

李通和陳到則是出身問題,正常出仕可能會很難,問題周邊幾個勢力都看出身。

難得聽說這裡不看重出身,就想過來碰運氣。

對於李通來說,他是遊俠出身,有一幫跟著他的兄弟。

昔日甚至霸佔郎陵縣,已經算一方諸侯。

只是很清楚,他這樣小打小鬧,成不了氣候。

陳到家中略有薄財,從小寫文學武。

眼看已經及冠,正要尋求出仕的機會,細陽侯找上了門。

“孫某用人的確只看能力,不看出身,只要不是作奸犯科,欺壓良善之輩,我都歡迎。”孫暠看向李通和陳到,向他們表態。

“江夏李通/汝南陳到,願為府君效力!”兩人也當即表態,主要需要的就是一個保證。

不如說這一路過來,他們六人本來已經瞭解過孫暠的為人,還有施政的舉措。

發現此人年輕卻穩重,有能力又有擔當,主要是潛力大,年紀輕輕已經割據兩郡。

再聽說連刺史都在他的掌控中,自然想著快點投奔。

到時候要攻打豫章和會稽郡,他們也能參與進去,立下戰功,升官發財就看這個了。

“很好,我得兩位,當如虎添翼!”孫暠笑道。

陳到是個優秀人才毋庸置疑,李通南下投奔,就帶著兩千弟兄過來,都是打過仗的老兵。

白撿的兵力,優秀的將才,怎麼可能放過。

頓了頓,彷彿想起什麼,看向劉熙說道:“說起來!近期孫某打算在宛陵組建個圖書館,專門收集天下書刊,校對之後複寫一份,放入其中,供天下人免費閱讀……”

這不是即興的說辭,而是這幾年他一直在收集各種書籍。

目的就是有一天,數量達到一定程度後,開設圖書館。

百姓有了看書的地方,至少多一些可以改變命運的機會。

這年頭寒門士子,尤其是平民出身的讀書人,他們最大悲哀就是沒有看書的機會。

只要給他們足夠的書籍,哪怕是自習,也能出成績。

圖書館只是第一步,紙張出來,就立刻考慮去研究印刷術。

正好江南有好墨,想辦法調和成為油墨,即可開始印書,哪怕是最原始的雕版印刷。

江東偏安一隅,望族勢力根深蒂固,要擺脫人才被壟斷的局面,招賢納士很重要,自己培養也重要。

“若圖書館的事情,可是功在千秋,利在萬代的美事,懇請各位助我!”孫暠看向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