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秋收的誘惑(第2/3頁)
章節報錯
“子山,你我這樣做有意義嗎?忙活月餘,最後就一些果腹的糧食。那尚賢館裡,可是包吃包住,我們何必要受苦。”其中一人看向同伴。
兩人都是為了避難,才逃到江東。
本來想著是去會稽那邊,路上聽商旅說涇縣的事情,於是好奇過來看看。
主要是去會稽的路上,賊人也不少,哪有涇縣安全。
兩人也不是普通流民,姑且也算是寒門子弟,有進過學的。
來到涇縣後,聽說有尚賢館這種存在,其中一人表示要不就入住尚賢館?
卻不想同伴卻否定這個提議,表示要自力更生一段時間。
“入了尚賢館,我們也算是受了縣令的恩惠。對縣令的判斷,也就先入為主,無法正確判斷。此人為孫堅族侄,突然來涇縣為縣令,又有數千士卒,如今又開尚賢館收買人心,提升聲望,所圖甚大。若不清楚其為人,說不定以後反而會害了自己。”同伴回答道。
那士人不免嘟噥,尚賢館免費招待來往士子,那可是縣令說的。
難道吃了住了,就得幫他說話?
“這涇縣不錯,一路過來,難得有如此太平的地方。”同伴起身,“明年想辦法開幾畝荒地,一邊耕種一邊讀書,也挺好的。”
“子山,難道你就沒想過出仕?”士人詢問,讀書的目的,可不就是為了能出仕麼?
“良禽擇木而棲,如今天下局勢如此,想要走正規渠道出仕很難,只能投靠一方諸侯,再做打算。若所託非人,不僅性命不保,說不得也會身敗名裂。再說你我才學尚淺,還需要多學幾年。”同伴搖了搖頭,繼續開始除草除蟲。
接受尚賢館的救濟的確可以,短期沒問題,哪有長期賴在尚賢館的道理?
年輕士人打算在江東累積幾年,坐觀天下局勢,同時也提升自己的才學,然後再做決定。
尚賢館可以應急,卻不可以依賴,否則欠孫暠的人情,那可不好還!
自己這同伴衛旌出身低微,性格剛烈好面子,又不懂得珍惜羽毛,遲早要受累。
到了傍晚,僱傭兩人的地主留他們吃個飯。
待兩人吃飽,拿出幾十文,遞了過去:“步騭,衛旌,這是你們今天的工錢。”
兩人拜謝離開,不多時身邊管事卻是上前詢問:“家主,為何要對這兩人如此優厚?”
約定一日兩餐,而且還有工錢沒錯。
問題這兩餐裡有肉,而工錢也多了二十文。
“此二人不同尋人,以後必成大器,提前交好總沒錯。”
地主看了家僕一眼,若非有些血緣關係,也懶得廢話。
錢是自己的,怎麼花還要你們這些來管?
幾天後,秋收正式開始。
農人們開始賣力的收割田裡的莊稼。
田地多的,如果佃戶不夠的,少不得也要僱幾個人幫忙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