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是餘姚虞仲翔,久仰,久仰!”孫暠當即露出一副‘驚喜’的表情。

虞翻很詫異,自己老子虞歆是日南太守,別人認得還好說。

自己就一白身,有什麼聞名的。

“哈哈,虞兄有所不知,我家在富春孫氏。距離會稽郡也不算遠,虞兄的才名,就算在富春也是是有所耳聞。不少人都在稱讚你的才學,更有人說‘其成就比超越乃父’!”孫暠當即解釋。

“哦,原來是富春孫氏子弟……不知故長沙太守……”虞翻小心看向孫暠。

“正是本人伯父!”孫暠知道他為什麼會這樣。

孫堅已死,按說其子要守孝,結果他在這段時間卻出來當官,妥妥的‘不孝子’。

可伯父就不一樣了,也親近,只是到底不是親父。

“哦,原來是孫幼臺之子!”虞翻明白了,又有些糾結。

孫靜經營家中產業,雖然沒有直接經商,卻也和商賈沾了關係。

這年頭商賈的地位,還沒有到後來那麼低,卻也低人一等。

孫靜的仗義,在江東同樣聞名。

來往計程車人,遊俠,甚至是貧民,都能得到他的照顧。

是以當初孫堅起家,孫靜也就是招呼一聲,立刻就有數百人投效。

後來討伐黃巾,孫靜又出面,為孫堅招募滿一千部曲,助他剿匪。

孫暠這邊,見虞翻的態度稍微冷淡一些,就明白是顧慮到孫靜的身份。

有個當商賈的老爹,在和平年代算是政治汙點。

換做現代的說法,就是政審不合格,轉正升遷都會受影響。

問題現在是亂世,功名利祿自馬上取。

孫暠很清楚,出身這玩意,重要,但已經不那麼重要。

“孫某一直久仰虞兄才學,如今上任涇縣令,不知是否有幸,得虞兄相助?”

孫暠也不含糊,當即表露出招攬的想法。

虞翻有才華,且精通醫術,更關鍵的是,自己麾下的確沒有更多的文士。

“虞某隻是遊學至此,並未有出仕的想法。”虞翻搖了搖頭。

只是這番話,多少有些自欺欺人的意思。

虞翻已年過三十,哪能沒有出仕的念頭?

只是君擇臣,臣亦擇君。

與孫暠只是初次見面,直接答應下來,顯得太功利,也不夠矜持。

說到底還是要評估一番,這孫暠是否值得自己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