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誰能保證,對方不會想辦法傷害自己,戰場上可沒有仁慈可言。

整個山寨都亂了。

本來他們的戰士都已經派出去,剩下的都是老弱婦孺,以及少數留守的年輕人。

面對敵人的猛攻,他們根本沒有抵抗的能力。

前後不過十分鐘上下,戰爭已經結束。

不過這根本不算戰爭,只是單方面的屠殺而已。

“那麼,誰派你們過來襲擊我們的。或者說,是你們自己要來襲擊我們的?”

孫暠把俘虜都集中起來,看向對方。

俘虜大多都是女人和孩子居多,她們大多不會抵抗。

男性都會第一時間殺死,只剩少數老人。

不過在這種山寨裡面會有老人,這倒也稀奇。

“狗官,落入你們手裡,我們也沒活路,要殺要剮,悉聽尊便!”

有那麼幾個老人倒也硬氣,一副視死如歸的態度。

問題在於,並不是誰都那麼硬氣。

“我說,我說!”被俘虜的不僅僅是老人,還有見到官兵殺進來後,立刻投降的幾個男人,“是涇縣大帥收到訊息,說又有官兵來圍剿我等,所以想著先下手為強……”

“以前有官兵圍剿過你們?”孫暠好奇問道,多少對這‘涇縣大帥’有些好奇。

“有不少,都是接著圍剿的名義,實則是抓拿我們,賣給那些地方豪族為奴。不過最積極的,還是丹陽太守周昕,他派人討伐涇縣大帥三次有餘,誰知道會不會有第四次。”那人連忙解釋。

“涇縣大帥,是何人?”孫暠追問。

既然已經開啟了話匣子,對方自然也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據他所言,此人本是涇縣祖姓子,姓祖名郎。

傳聞被貪官汙吏逼迫過甚,帶著宗族斬殺貪官汙吏,後盤踞山林為賊。

不過數年,已成涇縣一帶最強的勢力,得‘涇縣大帥’的諢號。

祖郎?孫暠一聽這名字,立刻就來了興趣。

畢竟有段時間,最流行的就是討論三國那些被埋沒的將領。

其中一個就是祖郎,演義裡面被孫策輕易擊敗,歷史上可不是這樣。

孫策第一次來丹陽,借吳景幫忙招攬到數百士兵,結果遇到祖郎。

不僅數百士卒被殺敗,他本人也差點被殺。

第二次再遇到,也是在戰場上和孫策打得五五開,幾乎將其擊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