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誠手裡現在有十幾個億,乍一聽似乎很多。

但是,用來搞大建設的話,真的是遠遠不夠。

他準備成立軍政府。

強地村新民居建設,將是軍政府成立之後的第一個面子工程,福利工程。

然後,還要大規模地修建工廠,修路……

這都是錢啊!

尤其是修路。

趙誠可是知道,在後世修路,哪怕是村道,每公里至少也得二三十萬。

這裡的道路,暫時不用考慮重型卡車碾壓這個因素。

為了節省成本考慮,可以先修得薄一些。

路面能多薄,就多薄。

水泥能少用,就少用。

大不了以後有錢了,扒了再重修就是了。

這個趙誠有經驗,在後世非常常見。

“還是得自制水泥。”

靠買水泥,是做不成基建狂人的。

基建狂人的前提條件,就是自己什麼都能造。

趙誠瀏覽了一下系統商城的裝置區,越看,眉頭皺得越緊。

一座現代化的水泥廠,建造起來太複雜了。

即便是有人才,有裝置,平地而起的話,沒個幾年時間,怕是也造不起來。

趙誠等不了啊。

“而且,水泥廠想要開工的話,離不開電。

現在強地的用電,還是以太陽能電池板發電,以及柴油發電機發電為主。

這點電,生活用還可以。

工廠用的話,不夠塞牙縫的。

必須得建發電廠……

搞不了了。

小發電廠,可以在桑乾河搞一個。

現代化的水泥廠,暫時搞不了了。”

搞不了現代化的,只能想土辦法。

趙誠前世,曾經在高原值班。

十幾年前剛入伍的時候,基礎設施沒有那麼發達。

高原上搞建築,有時候水泥運不上去。

他和戰友們閒著聊天,曾經琢磨過土法制作水泥。

那也是懷念先輩。

先輩白手起家,篳路藍縷,啥土辦法沒搞過?

當然,最後他們也只是空想了一下而已。

21世紀的我軍,已經渡過了最艱難時期,不至於使用土辦法去做水泥了。

但是那個方法,趙誠卻是記了下來。

水泥的製作過程,其實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