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pinklady面對的大神們(第1/2頁)
章節報錯
《Sexy Music》,也就是《冬天裡的一把火》在1979年冬天的東京攝影棚內響起。
硬凹RB人的英語發音什麼的,pinklady二人肯定比不上原唱,但歌曲的其它部分,林樂已經儘量做到最好了。
風格迥異於現階段RB音樂,甚至迥異於YMO等人的電子音樂中,筒美京平抓著下巴若有所思。
馬飼野康二更是驚訝不已的問道:“你是怎麼想到這種旋律的?!這……這是disco音樂?的確以pinklady現在的路線,發行這樣的單曲很容易走紅啊。”
其他人更是紛紛道:“是啊,17歲就能寫出這種‘sexy&nusic’嗎?完全沒有老師的情況下,你是怎樣想到這些旋律的?”
林樂剛想解釋,筒美京平卻說道:“這點,我有些猜測。”
“哦?”眾人紛紛看向他。
“我之前查了下,稻城市那裡……是個挺特別的地方。”筒美京平道。
“特別?”
“是啊,那裡是距離東京最近的……美軍基地所在地。”
現場一片沉默。
真去剖析RB人深層心理的話,問問他們是不是喜歡美軍,恐怕沒有任何一個人喜歡,那種騎在自己頭上作威作福,太上皇一般的存在誰會喜歡啊?
但是不喜歡又能怎樣呢?還能再偷襲一次珍珠港咋地?
不僅只能忍著,不爽還不能說出來,至少公眾人物跟政府絕對不能說,至於小民的抗議聲,對任何方面都不會造成影響,就讓他們叫喚去吧。
心中討厭膩歪著,但不得不承認的是,美軍的存在的確給RB人帶來了相當巨大的影響。
所謂日式電子音樂,有種說法就是RB音樂人受到了美軍影響而產生的。
這個說法在林樂看來不太可能,進入70年代,RB跟世界範圍內的關係已經非常充足了,自己的娛樂圈也頗為繁榮,圈子裡並沒有太多歐美人的身影,這個環境下成長起來的一代人,真的會受到那麼大的影響嗎?
要說林樂的看法,日式電子音樂的形成,跟那些開拓者密不可分,而那些開拓者之所以能寫出那些音樂,則跟他們的家境,跟他們的經歷密不可分。
舉個例子,國內七八十年代以來,引領了一個時代的審美跟娛樂圈潮流的人群中,有個頗為特殊的群體,跟其他人來自天南地北不同,這群人的出身扎堆,似乎那個群體裡就很容易出這種奇才一樣,王朔,馮小剛,姜文,馬未都,崔健……中國可沒什麼美軍基地,這群人為什麼能起來?除了他們本身有能力以外,還有個原因是因為他們都是大院子弟。
因為這樣的身份,他們能比普通老闆姓更多更早的接觸國外先進的藝術文化,思考的更早也更多,相應的也就更容易出成果了。
RB其實也是差不多的情況,就拿最著名,幾乎算是領頭羊般存在的YMO來說吧。
細野晴臣的祖父是RB鐵道院副參事,相當於現在國土交通省的官房技術參事官,泰坦尼克號唯一的RB乘客(還是生還者)細野正文,外祖父是國立音樂大學的講師,鋼琴調音師。
而坂本龍一的父親坂本一龜供職於河出書房,曾經擔任過三島由紀夫,高橋和已等人的編輯,他的外祖父是保險公司的董事長,還擔任過東亞國內航空的會長,坂本龍一三歲上的幼兒園位於世田谷區,是一所全員都要學習鋼琴的貴族幼兒園……
他們本身當然也是天才,但從小到大的這種精英教育,音樂教養絕對跟其成就密不可分,他們根本不需要跑去美軍基地邊上的酒吧接受外國音樂薰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