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地內,身為這一次入侵戰的最高指揮官,驚魂未定的歐羅巴大校正在破口大罵。

顯然,他們誰也沒有想到,在完全掌控整片視野的情況下,自己竟然會被一幫「土著」偷了營地。

更別說,他還捱了一槍。

所幸那子彈是打在了腿上,不傷及性命,頂多也就是要瘸上一陣子了。

等到醫療兵幫那個歐羅巴大校取出子彈,處理好傷口之後,另一名隨軍出征的中校也帶著坦克團回到了營地。

幾名歐羅巴軍官湊到一起,瞭解了一下這邊的情況。

聽完之後,一眾歐羅巴軍官臉色頓時變得有些陰沉起來,同時也讓他們更加明確的意識到,對方是早有預謀的。

早先埋伏在北面的五十六輛主戰坦克,就是一個誘餌。

對面在放出那個誘餌的同時,又派出了一個特殊單位,悄悄摸到了他們的指揮營地附近。

而當時,指揮營地內的探測裝置都是在集中探測對面的機械化部隊,又哪會注意到那麼一個不起眼的小單位。

畢竟,那探測雷達要是連天上飛過去一隻鳥都掃出來,那這資訊量足以多到讓人瘋掉的地步。

所以,像這種小型單位,除非數量多到一定的地步,否則探測雷達是會將其過濾掉的。

當時的杜如晦,也是考慮到了這個可能性,所以在他們成功炸燬對面的裝置之前,大部隊都是按兵不動。

直到悄悄摸到對面營地的那名鱗鳥騎手,成功炸燬對面的裝置儀器,各支大部隊才正式行動起來。

不過,歐羅巴一方的硬實力是真的足夠硬,即使是在掉入陷阱的情況下,也依舊是全滅掉了防守方的伏擊部隊!

單從這一份戰績來看,歐羅巴一方,可以說是大勝!

但是,指揮營地這邊的損失,他們也是不能夠無視的。

大量裝置遭到炸燬,後方營地的指揮資訊系統基本是廢了,這對於一支機械化的部隊來說,是沉重的一擊。

除此之外,敵方入侵部隊的出現,還毀掉了他們不少彈藥和糧食資源。

糧食資源,他們是帶了剛好一個月的糧,如今雖然損毀了一部分,但是控制一下糧食消耗,撐一個月還是沒問題的。

麻煩的地方在於彈藥,不是說步兵單位用的彈藥,而是武裝直升機部隊和坦克團用的彈藥。

其中最貴的,是武裝直升機部隊用的反坦克導彈。

那些反坦克導彈,貝迪斯昆卡只給自己那出征的二十四架武裝直升機部隊配了兩套。

一架武裝直升機,掛四個四聯裝導彈發射器。

一架武裝直升機一次性就能配備十六發反坦克導彈,二十四架武裝直升機,那就是三百八十四枚,兩套就是七百六十八枚!

而這反坦克導彈,打那些科技落後的坦克戰車,基本上是一發帶走一輛。

剛剛晉升上來的新人,一面邊境能有多少坦克?

可以這麼說,一套反坦克導彈就能把對面打爆了,帶第二套,那叫以防萬一。

畢竟,入侵別人也得考慮個成本是不是?

這反坦克導彈的造價可不便宜,出征帶這個,每一枚都是算文明點數的,帶多了,那完全就是在打虧本仗。

正常情況下,帶足兩套反坦克導彈,再加上自己的主戰坦克團,以及機械化步兵團再加一些支援部隊,這股兵力虐起菜來,還不是閉著眼睛隨便打。

事實證明,的確是隨便打。

但現在問題在於,他們的第二套反坦克導彈,已經全沒了!

而之前那一仗打完,裝備在武裝直升機上的反坦克導彈,也

全用完了。

按照這個情況,接下來,對面要是再派兩三個坦克團過來,那他們可就不好打了。

面對這麼一個情況,他們現在有兩個選擇。

第一個選擇,是承擔風險繼續進攻,以求擴大戰果。

第二個選擇,則是見好就收,雖然沒有掠奪到什麼資源,但剛才那一仗已經讓他們確保了勝利,七天之後直接撤退,好歹沒有風險,也不會發生什麼意外。

圍繞著這個問題,幾名軍官爭論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