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晉級前的準備(第1/3頁)
章節報錯
如今的大夏,可謂是人滿為患。
哪怕是才剛剛修建完畢沒過多長時間的山城,此時也已經住得是滿滿當當。
只怕再這樣下去,許多人連住的地方都要沒了。
好在,那五座城池已經修建完畢。
夏啟當機立斷,直接將一部分百姓遷徙了過去。
從今往後,他們便要與一部分蠻族居住在一起了。
不過這部分蠻族多是婦女、老人以及孩子。
而這,也是為了加快蠻族完全融入大夏的速度。
同時,夏啟還會在這些城池中開設學堂,進一步地加快他們這一融入的速度。
當然了,隨著人口的不斷增加,雖然帶來了不少的麻煩,但是好訊息也是有的。
就比如說前幾年徵不到並的問題,現在就已經得到了解決。
儘管,現在的大夏已經不需要徵兵了......
南方,城池依然在修建著,現在修建的是第三批次,第十一到第十五座城池。
不過很明顯,足足三十萬的人,修建城池根本不需要這麼多的人。
於是夏啟大手一揮,決定修建道路。
修建馳道以後,再在上面鋪上一層厚厚的混凝土,以此來增加道路的使用壽命。
這無疑也是一項不小的工程。
若不是夏水實在是太寬了一下,夏啟甚至還想要在上面架一座橋,將兩岸的道路完全連線起來。
在接下來的幾年時間裡,大夏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大夏僅是人類的數量就已經超過了七百萬,疆域面積也已經達到了華夏的將近兩個海嵐省。
一個海嵐省的人口居住量就將近一千萬,按道理來說,以大夏這將近兩個海嵐省的疆域,這七百多萬人的百姓,怎麼也是能夠住下的。
但是現在的大夏怎麼能夠與華夏比呢?
那時候的華夏,已經處於現代社會,科技發達農業發達。
其同樣的耕種面積,同樣的農作物,最終的收穫卻相差了好幾倍。
所以,單是耕田面積都要預留很大的一塊。
除此之外,這些疆域也並不是所有地方都適合居住的。
就好像是北邊的苦寒之地、東邊的獸人聯盟、西邊的竹海、南邊的玉山山脈。
這些地方,全部都不適合人類生存,只適合一些種族、民族居住生活。
所以夏啟一般只會挑適合居住的土地建城。
另外還有一個最為中原的原因就是,在現代社會的華夏,就是一座小縣城,其中二三十層的樓房也比比皆是。
一塊原本只能住下二三十人的土地,在蓋成樓房後卻能住下數百甚至是上千人。
所以,現在社會的華夏,之所以一座稍微大點的城市就能夠容納上百萬的人口,並不是因為它的佔地面積大,而是因為它的高度高。
而現在,夏啟就要用這個辦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