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比賽變成了一場擋拆大戰。

尼克斯的進攻是各種各樣的擋拆,騎士的進攻也是持續不斷的擋拆,這樣的比賽,考驗的是兩隊防擋拆的能力。

騎士的防擋拆做得很差,主要是因為林禹的攻擊區域太靠外了,這導致他們非常的依賴詹姆斯的補防和協防。

但只要林禹一對一解決掉詹姆斯,尼克斯的進攻就算是成功了。

雖然,一對一解決詹姆斯,沒有說的那麼簡單,但至少,尼克斯的進攻還是有那麼點希望把球放進籃筐的。

另一邊,尼克斯的防擋拆就做得很出色了,一方面是因為林禹,他的協防和單防都是頂級的,對中距離的掃蕩,做得堪稱完美。

在詹姆斯反應過來、結束他和林禹之間的一對一後,林禹就把單防詹姆斯的任務還給了威爾森錢德勒,自己去對位沒什麼威脅的安東尼帕克,把更多的精力放到了補防和協防。

這就類似於騎士的詹姆斯。

但不同的是,尼克斯對詹姆斯的防守一直秉承的是永不夾擊,所以,林禹的防守只有補防、沒有協防。

詹姆斯在中遠距離的威脅不大,威爾森錢德勒或者補防的林禹,都只需要防守詹姆斯的突破。

而一旦防死詹姆斯的突破,詹姆斯就只剩下兩個選擇,一個是把球傳出去,然後重新組織進攻,或者讓隊友強投,另一個是他自己強投。

但無論這兩種選擇中的哪一個,騎士的進攻效率都非常的低。

等到第三節的後半段,兩隊走馬觀花似的換人,尼克斯的防守強度仍然維持住了,這個夏天的引援開始體現他們的成效了。

只要詹姆斯在場,林禹也一直在場,但三號位他的幫手卻換了,從威爾森錢德勒換成了詹姆斯波西,對詹姆斯的防守效果反倒是更出色了。

三節結束,尼克斯的領先拉開到了兩位數。

第四節,開場,林禹待在場下休息。

裡基戴維斯和威爾森錢德勒搭檔側翼,進攻不再像林禹在場時那麼流暢了,防守卻仍然保持在最佳狀態,他們讓騎士的進攻持續的便秘了下去。

詹姆斯沒有休息,他帶隊發起了反撲。

但面對裡基戴維斯和威爾森錢德勒聯手構築的側翼封鎖線,詹姆斯突破只能偶爾尋找到一兩次絕佳的機會。

大多數時候,他還是隻能傳球,或者外線強投。

或許是太想證明自己能夠在關鍵時刻站出來了,詹姆斯打出了一場有點不符合他的人設的比賽,他連續不斷地出手,很少傳球。

當然,這也和騎士的外線根本沒什麼機會有關,詹姆斯只能自己出手。

接著,資料體現,詹姆斯瘋狂的打鐵,比分一點都沒有被迫近,反倒是在林禹重新登場後,又被拉開了。

“或許,這場比賽就是單純的勒布朗和林之間的差距的體現了……”

麥克布林的話像是在誇大其詞,很多詹蜜會反對這個觀點,很多騎士球迷也會對此不認同。

就像總有人說科比的得分能力更出色,但詹姆斯的球迷不同意,搬出各種各樣的資料來反駁一樣。

有時候,球員的強弱,可以衡量的角度太多了,最後的結果也是見仁見智。

但只要看了這場比賽的觀眾,都會得出一個結論。

“同樣的擋拆進攻,同樣的一人單防,一人中距離掃蕩,最後中鋒守護禁區的防守,尼克斯在林禹的帶領下,打出了一個出色的下半場,相比之下,騎士的下半場就顯得非常的糟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