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季後賽開打之前,沒有人能夠想到,尼克斯可以在系列賽的頭兩場比賽中,拿到兩場勝利。

就算是看好尼克斯贏得這一系列賽的馬克斯坦恩、鮑比馬克斯,也只是認為,前兩個客場比賽,尼克斯最多最多有機會拿下其中一場的勝利。

結果卻是,尼克斯兩連勝,系列賽2:0領先,已經完全掌握了主動。

媒體們開始分析尼克斯的這兩場勝利,他們從贏球一方的角度分析,得到的結論就是:雖然資料方面的提升不大,但這兩場比賽,林禹打出了資料無法體現的更為出色的個人表現。

扎克洛維的總結:“基本上,這兩場比賽就是,活塞和尼克斯除林以外的球員,仍然和常規賽沒什麼兩樣,只有林,他的進攻和常規賽同級,防守卻直接提升了一個檔次……”

馬克斯坦恩更是認為:“林禹無處不在的防守,直接讓尼克斯整隊的防守,從聯盟中游來到了聯盟頂級,活塞的進攻不如尼克斯,作為贏球依賴的防守也被尼克斯打平,兩連勝水到渠成。”

也有站在輸球一方的角度進行分析的專家們。

比如ESPN派駐底特律的記者傑斯華盛頓:“菲利普桑德斯是忘記還有包夾防守這種戰術的存在了嗎?”

前兩場比賽,林禹很少遭受包夾防守的照顧,他也覺得很奇怪,明明有一個能夠很好的限制自己的防守戰術,活塞卻不用,菲利普桑德斯的腦子在想什麼呢?

還有底特律商業日報的記者約翰佩雷茲:“不用再找什麼理由了,技戰術方面,活塞並沒有輸,他們只是輸給了天賦,從和騎士有關於林的交易失敗開始,一切的結果就已經註定了。”

“我們是一支老邁的球隊,沒有年輕天賦,有的只是一片虛無縹緲的經驗……”

輸給天賦這個論調,是底特律當地人最容易接受的一個觀點,而當這個觀點被接受之後,受到批評的就是喬杜馬斯了。

“球員時期喬和伊賽亞就是隊友,但為什麼我們選擇了喬作為球隊的總經理,而不是伊賽亞?”

“伊賽亞幫尼克斯拿到了林,而喬只知道躺在曾經的功勞簿上混日子。”

“伊賽亞就要離開紐約了,別等了,卡倫戴維森(活塞老闆),我們需要改變!”

“……”

遠在歐洲度假的伊賽亞托馬斯沒想到,他被迫離開尼克斯,卻突然有了重返活塞的機會。

#

就在底特律一片哀嚎,而紐約一片歡欣鼓舞的狀態下,系列賽離開了底特律,來到了紐約。

似乎所有人都不認為活塞還有翻盤的可能,而實際的情況卻沒有很多人想象的那麼順利。

第三戰,菲利普桑德斯終於掏出了包夾防守這個很多人認為的可以用來針對林禹的大殺招。

效果不錯,林禹打得很掙扎。

因為活塞非常果斷的夾擊,他的個人進攻難以開啟。

而傳球隊友,隊友卻也表現不穩,整個球隊的狀態一下子就下來了。

打比賽還是打到了最後時刻,活塞靠著拉希德華萊士最後時刻的一次單打,和一記頂著防守投進的神仙一般的三分,扳回一城!

看上去,林禹確實是被包夾防守限制住了,這對尼克斯的影響巨大。

就像賽前很多媒體強調的那樣,林禹似乎無法有效的應對包夾防守的針對,而尼克斯也是林禹一個人的球隊,所謂的遭遇夾擊後帶動隊友,這場比賽,尼克斯的其他球員也用行動證明了,他們是帶不動的。

就這樣,第三戰之後,滿屏都是活塞翻盤的機會已經出現,無法應對包夾防守的林禹和尼克斯,註定要首輪出局了……

結果,第四戰,林禹立刻用行動告訴所有人,他有一萬種方法破包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