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籃板俠”(第1/2頁)
章節報錯
比賽的第二天,各大媒體開始報道林禹自制的綽號——“籃板俠”。
包括Reddit在內的各大論壇,也都在討論這一中二氣息溢滿螢幕的綽號,絕大部分都是調笑。
調笑的原因也很簡單,論籃板,林禹還達不到超能力者那一等級。
丹尼斯羅德曼參加一檔節目時蹭了下熱度:“籃板俠?這是我的新綽號嗎?”
聽上去是在開玩笑,他卻贏得了不少贊同。
如果非要選出一個籃板俠,羅德曼才是最有力的競爭者。
而如果非要給林禹一個超能力者的綽號,最合適的應該是三分俠。
林禹正式出戰NBA的第一個賽季,他的賽季三分命中數,就已經佔據了聯盟頭名的位置。
而隨後在克利夫蘭的完整賽季,他的賽季三分命中數創造了聯盟的歷史新高。
和未來的庫裡相比,林禹的三分只是缺了那麼點視覺衝擊力,資料層面已經相差不大了。
所以,除了那一部分調笑林禹的球迷,剩下的正經球迷,都認為林禹應該是“三分俠”,或者“關鍵先生”這樣的被很多人擁有著的綽號。
不管外界的討論如何,蹭蹭上漲的熱度,都幫到了林禹。
他很快就從系統那裡收到了反饋,一條全新的系統提示響起。
訓練日,因為梗的知名度不高,林禹也沒有急於進入系統領取獎勵,反正梗已經到手,獎勵也跑不了。
戰馬刺,讓板戰術異常成功,萊昂內爾霍林斯一下子就有些重視這套全新的同時和他的防守理念不太沖突的打法了。
除了讓內線練卡位,以及在隊內演練時減輕林禹防守端的壓力,霍林斯還讓威爾森錢德勒、巴克曼和洛瑞他們,增加了衝到籃下拼搶籃板的訓練。
但練了一會後,霍林斯發現,並不是所有球員都適合增加這項衝搶籃板的訓練的,就比如因為人手短缺而進入輪換且越來越重要的夏農布朗,他衝搶籃板的效果就很一般,一是在集體衝搶籃板的情況下,他搶不到籃板,二是拿下籃板後的推進速度過慢,最後就是即便推進到前場,也沒什麼威脅。
以至於,練到最後,霍林斯得出結論:“讓板戰術還是得詳細的佈置,不能無腦使用。”
接著,霍林斯費了點功夫,詳解了這套打法的使用方法和策略。
結束訓練時,霍林斯還找到林禹,聊了聊戰術方面的思路。
“如果一切順利,下個賽季,我們的主打進攻戰術就是你和扎克的擋拆進攻,當然,我們的側重點仍然會是防守……”
防守嗎?
結束了交流的林禹沉思了一會,不得不說,後世的某些潮流,是會干擾到林禹的思緒的。
霍林斯堅持防守,倒是讓他明白了,這麼個執教履歷出眾的教練,為何在執教籃網下課後就徹底失業了。
聯盟的潮流,會是進攻,而霍林斯違背了潮流,就必定會被淘汰。
“算算時間,萊昂的這套還能用個兩三年。”
兩三年後,聯盟的風格開始朝著進攻轉變,就算是馬刺,都在波波維奇的指導下,慢慢的轉型了進攻。
“兩三年後,這套過時了卻也不是不能用。”
林禹想得很多,想到最後,卻搖了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