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門的搭建建築,其實對陳淵來說並不算困難。

主要就是以現在的情況講,陳淵有很多時間,可以利用起來。

“加上我現在有尹卡洛斯在,應該不成問題。”

陳淵將那些石頭全部給弄在了一起,這些都可以在接下來為他提供很大的幫助。

但如果僅僅是石頭是完全不夠的,因為這還只是一個輔助狀態。

於是陳淵決定,將大量的鐵礦給運送在了一起。

有了這些鐵來做一些堅固的牆壁,就顯得極為重要了。

做這些的時候,陳淵花費了很長的時間,但是令他感到舒爽的是,幸苦並沒有白費。

看到和天然的洞穴融合在一起的新避難所,陳淵只覺得算是有了一丟丟的安全感吧?

【主播現在算是有房子住了嗎。】

【哈哈哈,恭喜主播,再也不用到處流竄了。】

【說實話能夠在這樣的外星球建立上房子,也算是不容易了。】

正和網友們說的那樣,陳淵還真的算是比較不容易了。

如果單說以前,想要弄個什麼所謂的避難所,簡直容易的不得了。

可是現在就不同了,在這個陌生的星球上,又因為一些特殊的地理環境,所帶來的各種困難也是大不相同的。

清理了一下週圍的東西,陳淵心滿意足地在這個避難所裡休息了起來。

尹卡洛斯就停在外面,自動監控著周圍的環境。

如果發現有什麼意外,隨時將會做出警報,也方便陳淵的逃生。

當然,這一點也算是陳淵一開始就像好的。

畢竟不管是做什麼,都不能掉以輕心。

將系統給予自己的物資拿了出來。

這是一包類似餅乾一樣的食物。

但是它看起來又完全和壓縮餅乾不同。

為什麼這樣說。

“這東西好神情啊,用力去捏的話,也會變得非常硬,用手輕輕的捏,就會變得非常輕。”

這不經讓陳淵想起了非牛頓液體,

非牛頓流體是指流體的粘度會隨外界的擾動而改變的流體。通常在壓力、剪下力突然增加的情況下,流體的粘度也會突然增加。

也就是說,非牛頓流體突然受到重擊,表現有點像固體。

這種流體,不能用流體力學裡面的伯努利方程等通常的能量方程來描述。

一般在實驗中演示的非牛頓流體,都是用玉米澱粉和水混合而製成的白乎乎的漿體。

通常會感覺非牛頓流體這種東西很好玩。

用力敲它,它就會像石頭那樣堅硬反彈,所以在非牛頓流體上人可以快速走過,就像走在一塊木板上。

但是如果站在上面不動,人就會慢慢陷下去。

中央電視臺的節目主持人曾經主持過一個科學欄目,挑戰非牛頓流體。結果他站在上面就陷下去,腳都拔不出來。

當然這只是在做實驗,所以感覺不到非牛頓流體的威力。

在大自然中,也有很多非牛頓流體,它們靜止的時候人畜無害,一旦運動起來就非常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