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想鄉這個東西說到底也是不存在於現實的。

當然,這也只是放在地球上來說,陳淵是不覺得以人類現在的意識形態可以完全讓社會進入一個幻想鄉的時代。

姑且認為幻想鄉實際上就是屬於強者的烏托邦,乃至一個真正的大同社會。

但是對於烏托邦這個詞彙,實際上非常熟悉且陌生。

“烏托邦是日常生活中一個常見的詞,通常人們理解的是一個不存在的社會,或被認為是描述比當代社會要好得多的理想社會。

在討論理想或假設一個社會時,它是一個有用的論點。幾千年來,人類一直夢想著完美的世界,沒有衝突、沒有飢餓、沒有不幸。這些在現實世界裡能存在嗎?

還是說,它只能存在於文學中?它的意義可能比我們的社會所展示的要深刻得多。

這就是為什麼我必須要問的問題:烏托邦究竟是什麼?”

陳淵眉頭緊鎖著,似乎沒注意到女媧的神色發生了變化。

“難道你覺得烏托邦是不可能實現的嗎,或許維亞文明本身就進入了烏托邦的社會模式。”

“那他們依靠的是什麼?”如果像讓一個社會進入真正的理想狀態,幾乎不太可能。

單說以陳淵現在的見識想實現烏托邦社會的話,至少滿足幾個條件。

利用人工智慧和機械來代替人力,只要是需要人來做的事,全都可以利用高度智慧化的裝置來完成。

《仙木奇緣》

並且任何資源都是有限的,每個人得到的一樣多,也會一樣少。

而且這個國家不能設立正府,只要存在這種機關,那麼一定會出現階級。

然而,這還僅僅是理想中的狀態,不管一個文明發展到什麼樣,就算是科技高度發達,人工智慧能包攬下所有的事,也一定會存在階級。

因為人本身就是一種很複雜的生物。

階級這東西,千百年間就一直存在著。

你可以認為他是一種智慧生物的共同文化。

宇宙很大,但一顆星球上的生命,與其他文明相比並不會有太多的不同。

地球是按照這種固有規則發展的,為什麼其他星球就不會是這樣?

誰有能夠去保證這一點。

但是陳淵並沒有在內心給文明賦予一個刻板的模樣。

他相信宇宙非常大,總有不同的文明,並且總有一個實現大同的世界。

他想看看那會是怎樣的一個世界模式。

女媧對陳淵的獵奇想法保持著保守的看法,雖說很多地方她並不認同,但是有一點女媧是非常同意的,“維亞文明雖說沒有實現正在的烏托邦世界,但它確實已經進入了這個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