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火星發現液態水(第1/3頁)
章節報錯
對於陳淵要在火星上建立巨構建築,齊秘書只覺得這個想法有些瘋狂。
但很多時候,正是這種瘋狂的想法偏偏被實現。
他無法理解人類如何在火星上建立巨構之城。
這就好比螞蟻們不理解為什麼人類能建造出高樓大廈,而人類無法理解外星人究竟是用什麼能力建造出環繞星球的巨構建築。
而在長達幾個月的施工下,火星地表已經有了工業建築的外外貌。
不管是大型核電站,還是施工區都好似被從地球般到了火星當中。
尤其是一座已經建成的紅木森林,讓那些太空施工隊的眾人感到無比驕傲。
劉旭絕對算是國內最頂尖的建築大師, 曾經參與過的專案非常多,比如跨江大橋,亦或者是滬海的中心大廈。
那都是華夏基建的展現,甚至包含了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
但望著火星上由他們一手建成的紅木森林,劉旭仍舊感覺有些不切實際。
就好像做夢一樣。
“我們真的做到了,真的在火星上完成了小規模的城市建築設計!”
單說一個紅木森林就能容納下近一百人的日常生活,何況現在已經完成了將近六座紅木森林, 劉旭如何會不高興。
“是啊劉工, 我們真的做到了。”
“太了不起了,我驕傲,我自豪!”身邊的隊員居然吐出了鄉言。
劉旭眼中被點燃熊熊火焰,“各位,咱們繼續加班勁,爭取早日讓紅木森林開放啟動,好讓地球上的首批原住民能被送上來!”
在火星的工業化程序中,隨著時間已經眾人的努力顯然初具成效。
而陳淵接下來改思考的,便是如何在火星上展開種田程序。
這或許才是華夏人民最關心的事。
往往火星再如何珍貴,要是和華夏人說不能種菜?
那不好意思,不去。
對於基建種田的熱愛,或許是華夏人最莫名的喜好。
“現在紅木森林已經有兩座可以開放出來的,我們首先得收集二氧化碳。”陳淵做出了規劃。
火星大氣中有95%的二氧化碳,這些二氧化碳可以和氫氣反應生成甲烷。
用於製造大型運輸火箭推進劑, 這個過程叫做薩巴蒂爾反應。
在地球化工工業中已經有了成熟的應用
當然,這同時也可以用於種植作物。
“大型的二氧化碳收集裝置已經建成了,這邊隨時可以啟動。”汪深藍向陳淵報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