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核動力火箭(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有了長征十二運載火箭的基礎上,想要設計並且實現鸞鳥運載火箭只是時間問題。
而為了壓縮時間,以求更快的到達月球,上峰立刻賦予了陳淵最高的人員調動許可權。
幾乎全國所有的航天火箭相關人才全都加入了進來。
一起實現展開鸞鳥運載火箭的設計。
“月球距離地球平均有38萬公里,僅從時間上看,目前的運載火箭到達那裡並順利著陸就需要3天多的時間。而且隨著飛行時間的拉長,所需的燃料數量、運載火箭的運力就將成倍地增長。”
陳淵在會議上一針見血地指出了這個問題。
“如果運載火箭載人的話, 那麼還必須留有足夠的生命支援系統和空間,運輸成本也將大幅提升。”
對於陳淵提出的問題,在場眾人同樣給出了相關看法,“在現有火箭運載能力以及空間有限的情況下,就不得不採取增加發射次數的方式來進行。”
“但這無疑又拉高了綜合成本,同時在地球大氣層中排放的溫室氣體數量也將大幅提高。”
“沒錯。”
陳淵得以肯定的點頭,“不管是現在出發月球, 還是未來入駐火星, 我們都應該做出全新的改變,尤其是在能源上,以及發動機上。”
對於大型運載火箭來說,隨著技術不斷發展以及提高,尤其是像華夏現在這樣試圖更快的完成月球登入,並且在極短的時間裡全部實現南天門計劃,那麼就必須要創造出新的能源。
陳淵補充道,“尤其是現在的人類在火箭發動機的發展上,技術的先程序度決定了人類能夠走出母星多遠。”
這話絕對沒錯,現在的火箭都是由化學發動機提供動力,可以帶你去火星,但是往返至少要三年時間,但是在太空呆的時間太長,出現的問題越多。
首先晶片等裝置被太陽輻射長期照射, 撐不了太久。載人火箭更不用說, 在太空失重環境下, 肌肉和骨質流失率太高, 人能不能活著撐下一次火星旅途還不好說。
雖然有航天外骨骼的保護, 但能夠規避掉這種問題更好。
“目前來說使用化學推進劑的火箭發動機還不能充分滿足航天的速度要求, 為了創造更高的飛行速度,火箭技術進一步發展的方向是在火箭發動機中利用核能在核裂變和核聚變過程中釋放出的能量。”陳淵繼續道。
這一點倒是得到了大家的認同。
核動力火箭遠遠超過化學推進劑在燃燒過程中釋放出的能量。
要知道單位質量核裂變的能量等於單位質量化學變化放出能量的106倍!
這樣高的能量被釋放出來,可以使火箭發動機的效能有極大的提高。
日後不管是探索月球,還是火星,都將不會成為太大的問題。
尤其是當核動力發動機質量足夠多,那麼將其和目前愈發成熟的離子推進系統所組合,實現真正的鸞鳥空天母艦便能提上日程。
而鸞鳥空天母艦也將是陳淵對於南天門計劃所設想的最終外太空移動基地!
“所以我給出的設想便是原子能火箭發動機。”
也就是核動力火箭。
此刻,會議室內針落可聞。
聞言,在場眾人都面面相視。
“核動力發動機或許以目前的技術並不太好實現吧?”
並不是他們對華夏的技術不自信,而是就目前為止,放眼全球都沒有在核動力火箭上有太多的實際運用提升。
“這個你們不用擔心,半月後我會給出相關的預案的。”
有了陳淵的肯定後,航天局的眾人似乎要放心了不少。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陳淵的話變得比以往更加有力量,也更容易得到他們的信任。
而在會議結束後,陳淵便把自己關在實驗室裡開始了核動力火箭的研究。
就目前為止,他肯定實現不了冷聚變,但在原有基礎上去實現普通的核動力火箭, 也並非是什麼難題。
火箭發動機所用的核反應堆實際上是一種開式迴圈冷卻的高溫氣冷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