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向著月球邁進(第1/2頁)
章節報錯
很快國際上的新聞媒體都開始報道起了這件事。
一經發布瞬間引起了全球人的關注。
熊國網友:“華夏人真是太可怕了,還有什麼是他們做不到的嗎?居然在空間站裡做起了飯,難道他們接下來要去月球做飯嗎?”
島國網友:“呵呵,沒什麼好羨慕的,太空裡又沒有壽司吃,根本就不值一提。”
西八網友:“說的沒錯,連泡菜都沒有, 這也叫食物?”
州國網友:“吃吧,到最後吃壞肚子就有的玩了。”
實際上在陳淵他們解決完美味的大餐後,身體各項指標一切正常,並沒有出現什麼不良反應。
在長達一個星期的時間裡,空間站生態系統給人的感覺非常舒適,除了沒有地球上那麼自由外,滿足正常生活需求幾乎沒什麼太大問題。
“現在生態圈已經解決了, 南天門空間站也重新增加了幾個艙段,後續我們要做的便是將玄女空天號給鋪設上來。”
陳淵仔細想到, 如今正式服役的玄女空天號已經達到了十一架,玄女空天運輸機也建造了五架。
除了沒有加裝大規模的火力打擊系統外,正常的太空巡航,以及往返運輸物資和在太空產生的廢料幾乎不成問題。
“看來探索太空的計劃要比我想象中更快。”南天門空間站從立項開始,再到服役於今天,整個過程都讓齊秘書感到如夢似幻。
還記得當時有很多人都認為陳淵的設想是天荒夜談,尤其是什麼太空城,更是不可能完成的事。
可沒想到如今已經初具規模了。
陳淵並沒有因此而得意,華夏要走的路還有很長,他望著無盡星空說道,“空間站只是人類邁向更遼闊的外太空的一箇中轉站,如果我們之後能在行星系統中建立小型生態圈,人類算是有了翅膀,真正開始擁有了離開搖籃的能力。”
“不過對於文明的發展制約最大的就是能源。”齊秘書一陣見血。
太陽系中含量最多的能源在哪。
肯定是太陽。
但怎麼充分利用太陽能, 這就是個問題。
“或許在地球進入一級文明後,我們可以嘗試建立戴森環。”
“不過這玩意對現階段的人類來說, 根本不可能實現。但我們可以在地球軌道上建造幾座能源太空城。”
“在太空中鋪開巨大的太陽能電池板,這幾座能源城產出的電力可以透過遠端微波傳輸的方式向地面輸送,也可以直接拉一條超長的電纜連線太空城與地面設施。”
陳淵忽然一笑地望著齊秘書,“我是比較傾向於有線傳輸的,順便用它驗證一下太空電梯的技術。”
雖然說陳淵這是在給未來畫餅,但南天門上的工作人員願意吃下這個餅。
他們可以想象如果軌道電梯技術成熟開始大量應用,人類就可以將大量材料低成本運往太空,直接在太空中組裝大型航天器。
類似於很多科幻片中的太空造船廠。
造船廠需要工人,工人得有地方住,所以太空中就得有配套的居住區,總不能讓工人們擠太空電梯下班,第二天在擠太空電梯上班。
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們長期在太空定居,住在造船廠邊上,上下班多方便。
那這麼多人住在太空裡得吃飯,得有人種糧食,有人做飯。
這需要事先建造好太空農場,需要農民,廚師等等職業的太空居民。按照這個方式繼續想。
人類還需要為太空城建造醫院,理髮店,娛樂場所等等配套設施基本上就和地球上的城市規劃差不多了。
同時隨著人口越
來越多之後,需要規範和協調, 那就必須出臺一樣的政策, 法律法規也需要新的,警察也得在太空上班了。
這副未來的太空畫卷讓南天門上的眾人充滿了嚮往。
正如第一個南天門生態圈幫人們搞明白了人造生態系統需要什麼,最大的貢獻就是摸索出了適合太空生活的城市規劃。以及太空城市正常運轉所需的各種注意事項。
這是人類邁入新時代的重要一步。
在這之後,人類可能會為了採集資源,在太陽系各處開墾殖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