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天門空間站的主體是一個非常大的核心艙,是整個空間站的重要載體,在實現能量供給的同時也提供動力。

同時周圍由12個隔艙組成的,轉速為每分鐘5次,以透過向心力產生1G的重力。

可以讓月宮空間站轉動時在內部產生人造引力。

透過氣閘系統和彎曲連續的樓層連線,12個隔艙承擔了不同的使命。

四個發動機隔艙,四個永久性隔艙, 以及包括生活區、駕駛艙、低溫室與醫學實驗室和四個空天飛機的登陸艙。

主倉的最末端提供了少量太空垃圾儲存空間。

連線十二艙的環形軌道同樣有著不少空間,在部分材料上選擇了特殊的太空玻璃,可供觀察外界的動向。”

“整個設想非常完美,但如何穩定連結十二艙保證它不會突然斷裂就是個問題。”

“確實。”徐鉉義忽然笑了起來,“月宮空間站讓我想起了一個目前還在設想的課題,那就是離心機透過做離心運動來給中央區域施加一個向外的力以此模擬重力。”

陳淵整個規劃確實算得上是非常超前。

同時南天門空間站在一定的程度上,如果配到設施足夠完善, 有著完美的生態圈,可以說是初具太空城的雛形。

但設想好, 並沒有什麼,甚至可以說只要願意想,在坐的每個人都能想出更完美的方案。

可問題是如何實現他。

“這一點的話各位可以放心,十二艙的連線除了採用常規的連線方式也有磁力連線來保證其穩固性,至於相關的技術困難玄女實驗室和南天門實驗室已經在開展解決了。”

“我之所以會召集大家來開這次的會議肯定是有了自己的把握。”

在這一點上陳淵倒是非常自信,這也讓很多人對他刮目相看。

“或許未來的航天還是要交給年輕人啊,我們這些老傢伙該退役了。”

月宮空間站的建設在如火如荼進行中,上峰對此更是表示了非常大的支援。

在撥款以及人員安排上就下了血本。

可以說這次的華夏想建立新的空間站的慾望很強大。

對於外界瘋傳華聲科技想要在太空建設空間站的訊息也後面幾天得到了陳淵的肯定。

“南天門空間站已經在內部透過了稽核,甚至我們也把專案規劃遞交給了華夏航天局,它們表示非常支援。”

在直播當中陳淵也是毫不避諱地滿足了網友們對於空間站的好奇。

“南天門空間站,十二星官分別護航,光是這個寓意就展開了無窮的遐想!”

“哈哈哈,這才過去多久啊,其他國家還在用同一個空間站,我們就開始造第二個空間站了!”

“666,我的評價是, 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去南天門上參觀一下。”

不過在水友們高興的同時,也有人提出了疑問。

那就是想要發射多模組空間站聽起來很簡單,就是拼積木,但做起來非常困難。

因為和地面上不同,地面上拼接東西可以直接進行,但太空中人造衛星和空間站都是繞著地球不停的轉的,因此直線航程是不可能的。

而且由於有不同的軌道,搭載各部分的火箭需要透過精確的計算來調節自己的軌道高度,並在高速執行的狀態下和空間站對接。

“我們的設想還是採用霍曼轉移軌道,這也目前最普遍的方式,同時也是組裝空間站時最能節省燃料的方式。”說白了就是一種變換太空船軌道的方法,途中只需兩次引擎推進,相對地節省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