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周邊實際上存在著大片高輻射區域,會破壞電子裝置,殺死航天員,而且航天器間存在訊號干擾問題,彼此離得太近會影響通訊。

再考慮到航天器各有用途,它們要在特定位置才能工作,人類可用的航天器軌道其實就那麼幾條而已。

隨著各國發射的東西越來越多, 軌道已經很擁擠了。”

齊秘書說完後才看趙海。

趙海難堪地低下頭去,他當然知道自己說錯話了。

實際上剛才也只是下意識想反駁一下陳淵而已,沒想到出了這麼大的醜。

汪深藍微微笑了一下,並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他肯定齊秘書的話,又接著說道, “比如最搶手的地球靜止軌道科學家論證後認為,此軌道容納180顆衛星最穩妥,但目前軌道上執行的衛星多大400多顆!”

陳淵也是微微頷首,接話道,“而馬斯克想佔的地盤是此前不被各國重視的低軌道,由於低軌道的餘量比較大負責管理軌道和通訊頻率資源的國際電信聯盟ITU,就施行了先到先得的規則。”

“也就是你先申請,先發射,把軌道和頻率佔了以後就歸你了。”

接著他話鋒一轉,似笑非笑,“只是ITU萬萬沒想到,SpaceX這一家公司就準備發射四萬二千顆上去。”

“這是什麼概念呢各位?”

“就說截至目前,太空中總共只有七千多顆衛星,低軌道的極限容量也只有六萬多顆。”

“這已經不是先到先得了。”

“這叫先到先包場!”

陳淵的話算是瞬間開啟了眾人的思路。

星鏈為衛星比較小,也比便宜,業內人士分析其造價只有幾十萬美元,再加上他們有一箭多星技術,可以一次發射幾十顆上去,火箭也能自己降落, 回收後重複利用,所以他們能用超低的成本快速搶佔軌道和頻率資源。

最終讓後來者無路可走。

徹底壟斷低軌道。

往後別人要用被佔軌道, 要麼花錢去買馬斯克的軌道要麼放棄發射,直接買他們的網路服務怎麼著都是他賺。

當然了,你也挑不出什麼毛病。

畢竟太空這個地盤又沒說是誰的,有能力你就上,沒能力除了看著,你還有什麼辦法。

當然,對於陳淵來說,他看重的並不是這點軌道和網路服務。

星鏈計劃如今早已不再是單純的通訊衛星,它甚至與戰略方面建立了緊密聯絡。

假如星鏈計劃正式完成,那麼整個地球將被SpaceX的星鏈衛星包圍,地球上還有秘密可言嗎?

陳淵想建設的太空城還能無憂無慮的發展下去嗎?

“本來當時還想著推行南天門計劃會不會遭到國際上的反對,不過現在看來馬斯克正好給了我一個名正言順的藉口。”陳淵忽然笑了,這也算是禍中帶福。

華夏想在太空中弄空天戰機打擊叢集,國際上的人必將會跳出來阻止,畢竟這也給他們帶去了潛在的威脅。

但有了星鏈計劃的前例,陳淵也可以名正言順的發展下去。

不過網路上對於星鏈衛星撞擊空間站的事倒表現出了非常大的抗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