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少看了星星(第1/4頁)
章節報錯
鄰居大媽的情況很不對勁。
並不是所謂的“催眠”或者“偽裝”,更不是“發瘋”。
鄰居大媽仍舊保留有自己的情感,卻處處透露出一種極不和諧的冷漠。
這與平時的她大相徑庭。
許承思量再三,最終琢磨出了應該如何形容鄰居大媽此刻的狀態。
很像是“年輕人”。
——特定的那種。
……
所謂的“特定年輕人”,並不是年齡層面的年輕,更與“青春活力”扯不上半點關係。
是那些來到某座類似於海城這樣的大城市打拼,最終被生活的無奈拖垮,渾渾噩噩地度過每一天,艱難求生的那種年輕人。
這樣的人在海城——乃至蔚藍各地,隨處可見。
他們或曾經懷抱有熱烈的希望,卻最終成了那批所謂“被生活磨平了稜角”的人。
這樣說或許很難理解。
那讓我們不妨去設想一種情況:
在街角的公園,有一群玩滑板的小夥子和小姑娘們。
這些人在廢棄的石墩子上下翻飛,玩得很是開心。
某位下班路上的“年輕人”路過,無意間看見了他們。
那位“年輕人”便撇了撇嘴,對眼前的情景不屑一顧。
因為那些人的娛樂與“年輕人”並無半點關係,他明天還要繼續上班呢!
正在這時,其中一位小夥子的操作失誤,整個人從石墩子上重重地摔了下來。
腳腕多半扭了。
“年輕人”便會笑。
笑那個小夥子的不自量力、笑那個小夥子年少輕狂、笑那個小夥子沒事找事。
最主要的——
笑那個小夥子做的這些事,又危險,又沒有意義。
就目前而言,這其實是一種很常見的思維。
玩滑板有什麼意義呢?
以後找工作不需要用到“滑板”這一技能。
如果能參加比賽,或者考一個證件,那也還好。
又或者是直播、拍影片、表演……等等。
可是在這樣荒涼的公園裡玩,跟這些統統都不沾邊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