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聲不吭的趙瘸子在承諾會在本週給出自己的選擇之後,就將幾人送進了礦山。

這個地方,與其說是礦山,倒不如說是地質運動之後的一個裂縫,在這個裂縫裡面許多的礦物裸露出來,因此開採起來較為容易。

只不過這個礦倒是在劉和的意料之外,或者說厚實就沒有這個礦了。

大概是一個不起眼的小礦坑吧,早早

被人採空了才是實際情況,之所以沒什麼名氣大概是因為產量有限吧。

不過這倒是便宜了劉和,在這個沒有大規模開採礦物的時代,一個沒有使用煤炭作為燃料的時代,這裡的礦已經夠他挖的了。

南陽前三個季度的鐵礦產量超過了萬噸,這放在後世妥妥的就是小微企業,用的還是高爐土法煉鋼,還可以定性個環境汙染企業。

不過在這個時代,這樣的採礦量和出鐵量已經是數一數二的了。

這也是為什麼他能實現大規模披甲的原因,鋼鐵大部分自然是要供給軍隊使用的,也有一部分是作為農具廣泛出售。

劉和別出心裁的讓手下人把他前世見過的各種農具的模子都弄了出來,在這個時代產生了極大的轟動。

畢竟別看那些只是簡單農具,卻也是經過百年優勝劣汰來的。

因此這樣的農具一進入市場就收到廣大百姓的歡迎,他們認為這些工具能極大的提高生產效率。

這倒是受到了袁曜的支援,他甚至親自在宣傳使用這些工具的好處。

再把南陽的世家得罪了個遍之後,袁曜基本上也是破罐子破摔,徹底把心思放在了建設南陽上。

對於這位世家子弟,劉和自然是十分佩服的,畢竟能把自己逼到這條路上的人,確實不多。

就連那些已經和劉和合作的世家送到學院的子弟,許多都是首鼠兩端,因此劉和不得不把這些傢伙們指派給那些寒門出身的學院派官員做副手。

他知道,只要他一天沒到那個位置,那麼這小誒人對於他,就不可能完全信任,或者說對於舊的制度死心。

這大概就是頑固的表現吧,不過劉和也不怎麼在意這個了,他的徒弟現在有了陸績和孫翊,甚至還有呂蒙這樣的大才,以後不愁人才的。

聽著遠處的瀑布激流發出的響聲,石韜倒是頗有感觸,這個原本荒蕪的山谷,現在卻變成了南陽最重要的地方之一。

等到走近了,他們才看到那些密密麻麻如同潮水般在運送那些礦物的人,許多都是昔日的悍匪,如今卻成為了南陽的礦工。

這是最為累人的煤礦,因為需求大,開採也大一些,條件自然也就惡劣一點。

既然1有這些傢伙可用,那自然是最好不過的了,畢竟在這種環境下工作,著實累人。

不過對於這些人的工資,劉和還是給的雖然他們只能在這裡消費,但也是消費力不是?促進南陽的經濟發展,離不開每一個人。

等到幾人來到那座被稱為監獄城的城市下之後,守城的軍官眼神倒是極好,一眼認出了劉和。

“主公,今天怎麼來視察這裡啊。”

那傢伙連忙下城,在看過身份牌之後,把劉和迎進了城內。

“我主要是想看看那些匈奴人,或者說不是我,而是我身邊這位仁兄。”

那軍官看著左賢王,嘿然一笑,這位他又豈會不認識?

左賢王被他的眼神看的有些發毛,這傢伙的眼神就像是在看一個死人。

“那就跟我來吧,那些人和其他人是分開關押的。”

在那將領的帶領下,幾人穿過這座這座位於陰影下的城市,來到了匈奴人居住的地方。

因為匈奴人進入漢地,和他們遊牧幾乎沒什麼不同,因此這些人也帶了妻兒老小。

所以他們完全可有構成一個集體,設立匈奴城,這是劉和的意思。

石韜則是注意到,這座位於峽谷之中的城市,未免顯得有些太陰暗了些,這是一座陽光很難照射到的城市。

再加上清一色水泥修建的房屋,整體上呈現出了一種淡淡的灰色。

“劉大人,您這城市陽光照不進來啊。”

孟建似乎也發現了這一點,向劉和問到。

“並不是這樣,如果您要是再這裡留宿的話1,只要天氣夠好,那陽光會在日落前的一個時辰照進來。”

那軍官微微一笑,雖然不懂這設計的用意,但他自己理解了一套,對於這些人而言,黑暗將會伴隨他們一生,但片刻的光明,就是自家主公給予他們的。

對此劉和自然不背鍋,他當初選這塊地是為了它的平坦,沒想到還有這種作用。